寄题上饶方氏野堂
宋 · 刘克庄
尊君曾索野堂吟,忽忽归舟忘至今。
旧有田庐无偃仰,新移花木已幽深。
远书来责订金诺,拙咏聊酬挂剑心。
行尽四方垂八十,始知朝市愧山林。
旧有田庐无偃仰,新移花木已幽深。
远书来责订金诺,拙咏聊酬挂剑心。
行尽四方垂八十,始知朝市愧山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尊君:您。曾:曾经。
索:要求。
野堂吟:田野诗篇。
忽忽:匆匆忙忙。
田庐:田园房屋。
偃仰:照管。
新移:新近移植。
幽深:幽静深远。
远书:远方的书信。
订金诺:履行约定。
拙咏:拙劣的诗歌。
聊酬:姑且回应。
挂剑心:忠诚之心。
垂八十:接近八十岁。
朝市:朝堂或城市。
愧山林:感到愧对山林生活。
翻译
您曾要求我作田野诗篇,匆匆归舟的记忆已模糊不清。原有的田园房屋无人照管,新移植的花草树木已显得幽静深远。
远方的书信责问我是否履行了约定,我拙劣的诗歌聊以表达忠诚之心。
走遍四方已近八旬,此刻才明白,朝市的纷扰让我更向往山林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寄题上饶方氏野堂》。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曾经应邀在某个叫做“野堂”的地方吟诗作赋,但现在却已经忘记了归来的路,因为时间的流逝,那些旧日的田园和庐舍也没有往昔可寻,而新栽种下的花木却已长成,环境变得幽深。远方来信责问并订立约定,用“金诺”比喻承诺的坚定与珍贵;作者以拙劣之言回应,并表达出挂念剑中旧友的心情。
诗中的“行尽四方垂八十,始知朝市愧山林”两句,说明了诗人经历过许多世事磨练,年岁已高,才深刻体会到朝廷官场的繁华与山林的清净相比,更感到后者的宁静和谐。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以及对于过去承诺与友情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