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棺寺看月同吴翁晋梅季豹郭圣仆志若真全二上人分得圆字
明 · 徐熥
问偈过诸天,松间片月悬。
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
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
玉绳低下土,金镜照迷川。
悟景应知幻,标枝可喻禅。
籁兼心共寂,轮与果俱圆。
散彩高幡外,生辉断磬边。
晓钟催渐落,长夜竟忘眠。
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
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
玉绳低下土,金镜照迷川。
悟景应知幻,标枝可喻禅。
籁兼心共寂,轮与果俱圆。
散彩高幡外,生辉断磬边。
晓钟催渐落,长夜竟忘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瓦棺寺中观赏月亮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云彩、霜雪、玉绳、金镜等自然景象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静谧祥和的氛围。
首联“问偈过诸天,松间片月悬”,开篇即以“问偈”引出对月的观察,月光如同悬挂于松间的片片银盘,既显出月之皎洁,又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超然。
颔联“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运用象征手法,将月光比作三世轮回中的火焰,其光芒穿透林间,消融了半林的烟雾,寓意着光明能驱散黑暗,真理能破除迷惑。
颈联“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描绘了云彩在月光下快速移动的景象,仿佛在运转不息;而霜雪在月光映照下显得更加鲜艳,展现出月光的神奇魅力。
尾联“玉绳低下土,金镜照迷川”,以“玉绳”比喻月光,它低垂于大地之上,如同金镜般照亮了迷离的河流,象征着月光能指引人们走出迷茫,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月光之美及其对人心灵的启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禅宗思想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