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江阻雨
明 · 林光
欲度梅关更作疑,淩江驿下雨霏霏。
不嫌津吏迟夫马,只恐涂泥染袖衣。
庾岭阴云还自蔽,浈江流潦疾如飞。
三秋馀瘴连朝洗,谁识乾坤造化机。
不嫌津吏迟夫马,只恐涂泥染袖衣。
庾岭阴云还自蔽,浈江流潦疾如飞。
三秋馀瘴连朝洗,谁识乾坤造化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凌江阻雨》,描绘了在梅关渡口遇到雨天阻隔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联“欲度梅关更作疑,淩江驿下雨霏霏”,开篇即以梅关为背景,点明了行旅中的困境,接着描述了淩江驿站的雨景,霏霏细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了旅程的艰难与不可预测性。
颔联“不嫌津吏迟夫马,只恐涂泥染袖衣”,通过对比津吏的行动与诗人对旅途的担忧,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紧迫感和对衣物被泥土弄脏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对旅途艰辛的深切体会。
颈联“庾岭阴云还自蔽,浈江流潦疾如飞”,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庾岭上的阴云自成一景,浈江的流水则快速奔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中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尾联“三秋馀瘴连朝洗,谁识乾坤造化机”,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三秋之后的余瘴在晨光中被洗涤干净,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清洁过程,也是对天地间造化之力的赞美。最后一句“谁识乾坤造化机”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奥秘的赞叹与探索欲望,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旅行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阔,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自然规律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