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人求赙赏析

赠人求赙

元 · 吴澄
德甫死数月,家贫不能葬。
其子泣告予,听之为惆怅。
予谓其子曰,今日汝宜往。
汝父在世时,满眼知识广。
高闳惯奔走,所事尽豪爽。
资财既饶裕,意气亦倜傥。
故人之子至,宁不动念想。
生死见情谊,真实非勉强。
应有郭元振,钱送几万镪。
应有柳仲涂,金馈几千两。
尧夫清廉吏,麦且五百饟。
子瞻酸寒儒,绢且四十丈。
彼但抽毡毛,此已归泉壤。
汝其试扣门,伫看赙盈帑。
予助嗟薄少,忝作汝父党。
苏诗赠季明,鄙语谩相仿。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澄的《赠人求赙》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一位父亲去世后,家庭贫困无法安葬,儿子向亲友求助的情景。诗中通过描述父亲生前的慷慨豪爽与死后亲友的哀悼之情,展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友情,以及对逝者的怀念与尊重。

诗的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德甫死数月,家贫不能葬。”简短有力,直接揭示了故事背景。接着,“其子泣告予,听之为惆怅。”一句,不仅表现了儿子的悲痛,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让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父亲生前形象的描绘:“予谓其子曰,今日汝宜往。汝父在世时,满眼知识广。”通过儿子的回忆,勾勒出一个博学多才、为人豪爽的父亲形象。这种正面的描绘,为后文亲友的慷慨相助埋下了伏笔。

“高闳惯奔走,所事尽豪爽。”进一步强调了父亲的社交能力和性格特点,他不仅在社会上广结善缘,而且行事大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资财既饶裕,意气亦倜傥。”则从经济和精神两个层面,展现了父亲的富足生活和洒脱不羁的性格,为下文亲友的捐赠提供了物质基础。

“故人之子至,宁不动念想。”一句,表达了父亲生前与众多朋友的深厚情谊,即使在离世之后,这些朋友仍会因为他的去世而感到哀伤,体现了人性中的温暖和情感的延续。

“生死见情谊,真实非勉强。”强调了友情和亲情的真实性和自然性,不是因为某种外在压力或利益关系,而是出于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最后,诗人提出了具体的帮助方式:“应有郭元振,钱送几万镪。应有柳仲涂,金馈几千两。尧夫清廉吏,麦且五百饟。子瞻酸寒儒,绢且四十丈。”通过列举不同身份的朋友可能提供的帮助,展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对于逝者家属的关怀和支持。

“彼但抽毡毛,此已归泉壤。”这一对比,既是对父亲生前慷慨性格的赞美,也是对逝者最终回归自然的感慨,蕴含着对生命循环的理解和接纳。

“汝其试扣门,伫看赙盈帑。”鼓励儿子勇敢地寻求帮助,期待亲友的慷慨解囊,共同完成对父亲的最后敬意。

“予助嗟薄少,忝作汝父党。”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所能提供的帮助微不足道,但愿意作为父亲的朋友,一同分担这份哀伤。

“苏诗赠季明,鄙语谩相仿。”结尾处引用苏轼的诗句,不仅增加了诗意的深度,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友情的珍视,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将自己与古人的情感相连接,传递出跨越时空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死、亲情、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人们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帮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