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霰
今年苦风雨,霁少阴恒多。
仲冬弦望来,积潦如江河。
大风起昨夜,海水增寒波。
吹天似吹纸,漭荡飞尘沙。
细雨不到地,冻结成霜华。
飘洒自将午,霏霏漫山阿。
向晚复成霰,杂雨来愈繁。
萧疏动林薄,淅沥声有加。
如珠飘玉盘,如风激清池。
幽人感异候,雪水思烹茶。
襭衽下庭阶,仰接造化施。
儿童助我喜,竞集擎枯荷。
顷刻霰盈手,倾盘堆素砂。
呼儿活炉火,呵手量露芽。
虽便茗椀乐,转觉忧心赊。
常恐被不足,敢惜寒夜徂。
寓目怆中怀,浩然发长嗟。
雨霰苦未息,举火仍几家。
纵为来年瑞,当此饥寒何。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伍瑞隆的《纪霰》描绘了冬日里罕见的雨霰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幻。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霰从形成到变化的过程,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句“岭外冬不雪,腊月常春和”点出了地点与季节特点,岭南地区冬季不降雪,腊月依然温暖如春。接着,“今年苦风雨,霁少阴恒多”描述了今年的天气状况,频繁的风雨使得晴天稀少。随后,“仲冬弦望来,积潦如江河”描绘了仲冬时节,雨水累积如同江河一般泛滥。紧接着,“大风起昨夜,海水增寒波”写出了昨夜的大风,使得海水也变得寒冷波动。接下来的几句“吹天似吹纸,漭荡飞尘沙。细雨不到地,冻结成霜华”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威力,以及细雨在空中形成的霜华。
“飘洒自将午,霏霏漫山阿”表现了雨霰在午后开始飘洒,弥漫在山间。接着,“向晚复成霰,杂雨来愈繁”描述了傍晚时分,雨霰变得更加密集。最后,“萧疏动林薄,淅沥声有加。如珠飘玉盘,如风激清池”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雨霰在林间、池塘中的形态,以及它们带来的声音效果。
诗人在此之后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幽人感异候,雪水思烹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罕见天气的感慨,以及想要煮茶品尝的心情。“襭衽下庭阶,仰接造化施。”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以及他们收集雨霰的场景,增添了诗作的趣味性。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是“虽便茗碗乐,转觉忧心赊”。他担心这种天气可能导致粮食不足,因此不愿看到夜晚的寒冷。最后,“寓目怆中怀,浩然发长嗟。雨霰苦未息,举火仍几家。纵为来年瑞,当此饥寒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感叹。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霰的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