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愚兄庵颂三首(其三)
宋 · 饶节
常恨山居寡弟兄,阿师庵就可怜生。
辅车岂但图相倚,独掌从来不浪鸣。
野老献谋脩水硙,山童相唤借茶铛。
年来活计浑成就,猿鹤安栖定不惊。
辅车岂但图相倚,独掌从来不浪鸣。
野老献谋脩水硙,山童相唤借茶铛。
年来活计浑成就,猿鹤安栖定不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侣阿师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在山居生活中共同经历的种种。首句“常恨山居寡弟兄”,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孤独的感慨,而“阿师庵就可怜生”则突出了阿师庵作为朋友给予的慰藉。接下来的“辅车岂但图相倚”,形象地描绘了两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依赖,而“独掌从来不浪鸣”则暗示了阿师的稳重与可靠。
“野老献谋脩水硙,山童相唤借茶铛”两句,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日常场景,既有农事活动的智慧与合作,也有与山童的亲密互动,体现了生活的和谐与乐趣。最后,“年来活计浑成就,猿鹤安栖定不惊”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温暖、生活的诗意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幅生动的山居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