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东湖
波摇星失影,风过雁流声。
估舶依村宿,畸人傍水行。
棹歌何处起,杳渺不胜情。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夜行东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秋夜湖边景象。首句“葭菼连湖道”以芦苇和菖蒲连接湖岸的道路,展现了湖畔的自然风貌,给人以开阔之感。"新寒夜更清"则点出季节为深秋,夜晚的凉意更为明显,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冷寂的氛围。
颔联“波摇星失影,风过雁流声”通过描绘湖面微波荡漾,星星倒映其中,失去清晰的投影,以及风吹过时大雁的鸣叫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辽阔。这两句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富有动态感。
颈联“估舶依村宿,畸人傍水行”转而写到行人,商船停靠在村庄旁过夜,而诗人独自一人沿着湖边行走,显示出旅途的孤独与异乡感。“畸人”一词暗示了诗人的特立独行或孤寂心境。
尾联“棹歌何处起,杳渺不胜情”以远处传来的桨歌声作为背景,声音虽然遥远,却勾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深沉而感人,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湖夜晚的景色,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活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未知的探索感。
词语解释
不胜的意思:[释义](1) (动)承担不了;不能忍受。 (2) (动)表示不能做或做不完(前后重复同一动词):防不胜防。 (3) (副)非常;十分(用于感情方面)。 [构成]偏正式:不〔胜 [例句]体力不胜。(作谓语)防不胜防。(作状语)不胜荣幸。(作状语)...
估舶的意思:商船。 清 吴伟业 《送友人之淮安管饷》诗:“高牙鼓角雁飞天,估舶千帆落照悬。” 清 唐孙华 《瓜洲屯船坞泊舟》诗:“草市千帆停估舶,茅庐三尺卧鱼蛮。”...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畸人的意思:指有独特志行、不同流俗的人。《庄子·大宗师》:“ 子贡 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 成玄英 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无有,而疏外形体,乖异人伦,不耦於俗。” 宋 陆游 《幽事》诗之二:“野馆多幽事,畸人无俗情。静分书句读,戏习酒章程。” 清 孙枝蔚 《饮酒和陶韵》之十九:“幽谷有畸人,忍饥不肯仕。隣国闻其名,岂曰少知己。” 郭希仁 《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察形势,访奇杰, 燕 赵 畸人侠客,翕然与游。”神奇的人;仙人。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高古》:“畸人...
流声的意思:(1).流播名声。《后汉书·张衡传》:“ 弈秋 以棊局取誉, 王豹 以清謳流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明 李贽 《书苏文忠公外纪后》:“ 苏长公 以文字故获罪当时,亦以文字故取信於朋友,流声於后世。”(2).流传的名声。 晋 潘尼 《赠河阳》诗:“流声馥秋兰,摛藻艷春华。” 明 宋濂 《孝子邱铎传》:“通儒书,兼习医家言,流声动一时。”(3).指流啭的乐曲声。 汉 枚乘 《七发》:“练色娱目,流声悦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扬《北里》之...
胜情的意思:尽情。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崔 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高雅的情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许掾 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 许 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画事》:“ 李绍箕 ,山水草木,绰有胜情,骨法不凡,究为能品。”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染翰多高癖,临池擅胜情。” 清 恽敬 《与廖听桥书》:“大姪有侠肠,有豪气,有胜情,有远志,然每事必须於不易之理斟酌尽善,则成大器矣。”...
水行的意思:(1).水上航行。《庄子·天运》:“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史记·夏本纪》:“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晋书·傅玄传》:“大将军 苟晞 表请迁都,使 祗 出诣 河阴 ,修理舟檝,为水行之备。”(2).谓游水。《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水军卒 司马福 多智而善水行。” 清 黄鷟来 《杂诗》:“水行剸蛟龙,陆出截虎兕。”(3).水流动。《易·说卦》“为沟瀆” 唐 孔颖达 疏:“取其水行无所不通也。” 唐 韩偓 《秋村》诗:“空坡路细见骑过,远田人近闻水行。”(4).即水德。《南齐书·高帝...
葭菼的意思:芦与荻。均为水生植物名。《诗·卫风·硕人》:“葭菼揭揭。” 毛 传:“葭,芦;菼,薍也。” 汉 张衡 《东京赋》:“内阜川禽,外丰葭菼。”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今復吏于海隅葭菼之中,与国家补錙銖之利。” 清 黄景仁 《过高淳湖》诗:“何物舟背沙沙声,葭菼丛中靡舟入。”...
新寒的意思:气候开始转冷。 元 马臻 《漫成》诗之三一:“大风小雨戒新寒,隔水枫林叶已丹。”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明日客程还几许,霑衣况是新寒雨。” 叶圣陶 《穷愁》:“念今日新寒,非棉何暖。”...
杳渺的意思:◎ 杳渺 yǎomiǎo[dimly discernible;misty] 悠远,渺茫貌岂可因事杳渺,人有妍媸,一并使之泯灭?——《镜花缘》...
棹歌的意思:亦作“櫂歌”。1.行船时所唱之歌。 汉武帝 《秋风辞》:“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嶂。”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尚讶棹歌闻,那有市声起。”(2).指《櫂歌行》曲。《南史·羊侃传》:“﹝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櫂歌》两曲,甚有新致。” 唐 骆宾王 《櫂歌行》:“相思无别曲,并在《櫂歌》中。”参见“ 棹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