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中秋微阴赏析

中秋微阴

宋 · 陆佃
年年月色是中秋,莫为今宵海上楼。
要得长圆真妄意,放教微暗亦良筹。
步金砖上颜仍好,颓玉山前德尽柔。
生怪嫦娥苦羞涩,都缘瞋不强公游。

鉴赏

这首诗《中秋微阴》由宋代诗人陆佃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微阴的独特景象与诗人内心微妙的情感波动。

首联“年年月色是中秋,莫为今宵海上楼”以“年年”与“今宵”对比,强调了中秋月色的恒常与不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特殊感受,似乎在提醒读者不要仅仅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海市蜃楼,而应珍惜眼前的景致。

颔联“要得长圆真妄意,放教微暗亦良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探讨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既追求圆满又接受不完美的心态。这里的“长圆”与“微暗”分别象征着完美的理想与现实中的缺憾,诗人通过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他对生活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颈联“步金砖上颜仍好,颓玉山前德尽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月光比作金砖,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地面上的美丽景象;同时,将山比作颓玉,通过“德尽柔”这一形容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温柔态度。

尾联“生怪嫦娥苦羞涩,都缘瞋不强公游”则以嫦娥的传说为背景,借以抒发诗人的情感。这里通过想象嫦娥因羞涩而不愿现身,实际上是因为不愿勉强他人陪同游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尊重他人意愿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月色微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中尊重与自由的渴望,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