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郑君举宣城教谕赏析

送郑君举宣城教谕

宋末元初 · 方回
宣城画虎遍天下,叶公好龙龙之假,百儒愿陶一真者。
红花木瓜银杏园,年年包贡入中原,何如兴贤起邱樊。
学徒尚有老梅否,诗声千古捋欧九,子其作人举荐口。

拼音版原文

xuānchénghuàbiàntiānxiàgōnghǎolónglóngzhījiǎ

bǎiyuàntáozhēnzhě
hónghuāguāyínxìngyuán

niánniánbāogòngzhōngyuánxīngxiánqiūfán

xuéshàngyǒulǎoméifǒushīshēngqiānōujiǔ

zuòrénjiànkǒu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送郑君举宣城教谕》。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不舍,以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宣城画虎遍天下,叶公好龙龙之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郑君在文艺上的才华给予高度评价。宣城指的是宣城县,这里的人擅长绘画,尤其是画虎,而“叶公好龙”则出自《庄子》,比喻叶公喜欢龙,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龙,形容郑君在教育上的卓越与假借。

"百儒愿陶一真者" 这句话表达了众多士人对追求真知的渴望,就如同陶朱(陶朱是古代著名的富商)追求财富一般。这里的“真”指的是真正的学问和品德。

"红花木瓜银杏园,年年包贡入中原" 描述了宣城的美丽景色和丰饶的物产,以及每年的进献活动。这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宣城文化教育繁荣的期待。

"何如兴贤起邱樊" 这句话是在询问如何能像古代选拔贤才一样,从乡村中发现并提拔人才,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重视。

"学徒尚有老梅否,诗声千古捋欧九" 通过对“老梅”的询问,诗人实际上是在赞美那些如梅花般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学者。而“诗声千古”则表达了诗歌艺术能够传承千古的理念。

"子其作人举荐口" 最后一句,是对郑君的鼓励,希望他能成为推荐人才的人物,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