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辅若晦南游赏析

送辅若晦南游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天令中和春,锦花柳丝织。
江山回淑气,车马有行色。
问君今何之,白发在高堂。
韔弓箙两矢,出门志四方。
丈夫信有志,游近不堪远。
锡穴绠冷泉,馆娃吊荒畹。
青青三吴道,急雨飘客衣。
纵无讥小草,恐有遗当归。

注释

中和:指天地间的和谐之力。
锦花柳丝: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
淑气:温和的气候。
行色:出行的匆忙神色。
高堂:指家中长辈居住的地方。
韔弓箙:装好弓箭的器具。
锡穴:可能指寻找矿泉的地点。
馆娃: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遗迹。
当归:借指回家或归乡。

翻译

春天由天地间和谐之力催生,锦绣花朵与垂柳交织成一幅美景。
江山回荡着和煦的气息,车马匆匆,显现出出行的景象。
请问你要去哪里?白发已爬上你的高堂。
背上弓箭,携带着两支箭矢,出门去追求四方的志向。
男子汉要有坚定的志向,近处游玩尚且觉得不够,更别说远方。
锡穴探寻冷冽的泉水,馆娃宫遗址寄托哀思于荒芜的园林。
青青的三吴大道上,急骤的雨水打湿了旅人的衣裳。
纵然无人嘲笑微小的草木,但恐怕心中仍挂念着回归的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的《送辅若晦南游》,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寄寓了对友人南游的离别之情。首句“天令中和春,锦花柳丝织”写出了春天的美好,象征着友人的青春与希望。接着,“江山回淑气,车马有行色”描绘出江山复苏、车马匆匆的景象,暗示友人即将踏上旅程。

“问君今何之,白发在高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年华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中老母的挂念。接下来,“韔弓箙两矢,出门志四方”描绘友人装备齐全,决心远游四方,展现出他的豪情壮志。

然而,“丈夫信有志,游近不堪远”又流露出对友人远离家乡的担忧,暗示了游子在外的艰辛。“锡穴绠冷泉,馆娃吊荒畹”借典故表达对友人旅途中的孤独和怀旧之情,而“青青三吴道,急雨飘客衣”则以江南雨景渲染离别的凄凉。

最后两句“纵无讥小草,恐有遗当归”,诗人以小草自比,表达即使无人嘲笑自己,也担心友人会因思念家乡而提前返回,充满了深沉的关怀和对友人行程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离愁与祝愿交织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