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伯庸
遥知戎事暇,总是雅歌时。
国士曾持节,将军已建旗。
西宛有名骥,安得为君驰。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奎的《寄孙伯庸》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与军旅生活的画面。首句“吴树绿如盖”,以生动的比喻赞美了江南地区树木繁茂,如同华盖般翠绿,展现了江南的秀美风光。次句“越山天下奇”则强调了越地山脉的壮丽奇特,引人遐想。
第三、四句“遥知戎事暇,总是雅歌时”表达了对友人孙伯庸在战事间隙还能欣赏诗歌,享受文雅时光的赞赏,流露出对友人闲适生活的羡慕和对其才情的肯定。第五、六句“国士曾持节,将军已建旗”则是对孙伯庸的赞誉,称其不仅才德出众,且在军事上也有建树,手持符节,指挥若定。
最后两句“西宛有名骥,安得为君驰”以名驹自比,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有机会为孙伯庸效力,一同驰骋疆场的愿望,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才能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描绘了江南美景,又赞扬了友人的文武双全,富有诗意和人情味。
词语解释
持节的意思:指官员或军队中的领导者在充当使命的同时,能够坚守原则,不为个人私利而动摇。...
国士的意思:(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3)...
将军的意思:[释义](1) (动)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2) (动)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名) (3) (动)将(jiànɡ)级军官。 (4) (动)泛指高级将领。 [构成]动宾式:将|军 [例句]他是军队中的一位老将军。(作宾语)...
戎事的意思:◎ 戎事 róngshì[military affairs] 军事,战争...
天下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中国或世界。 (2) (名)指国家的统治权。 [构成]偏正式:天(下 [例句]天下无奇不有。(作主语)天下的百姓都盼望有好官当政。(作定语)...
西宛的意思:即 大宛国 。 汉 西域 诸国之一。其地以产良马闻名。 南朝 宋 刘义恭 《白马赋》:“著献 西宛 ,表德 东京 。”参阅《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
雅歌的意思:(1).伴以雅乐歌唱的诗歌。《汉书·艺文志》:“《雅歌诗》四篇。” 王先谦 补注:“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騶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此四篇岂即四曲歟?”《通志·乐一》有 南朝 梁武帝 《雅歌》十二曲,即《俊雅》、《皇雅》等,郊庙朝廷用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创定雅歌,以咏祖宗。”《隋书·音乐志下》:“时散骑侍郎 邓静 善咏雅歌,乐师 尹胡 能习宗祀之曲。”(2).风雅的歌吟。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临觴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宋 赵...
遥知的意思: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有名的意思:◎ 有名 yǒumíng[well-known;famous;celebrated] 出名;名字为大家所知有名的科学家...
总是的意思:◎ 总是 zǒngshì[always] 永远地;无例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