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被召将京师留别亲友赏析

被召将京师留别亲友

明 · 高启
长送游人作远行,今朝还自别乡城。
北山恐起移文诮,东观惭叨论议名。
路去几程天欲近,春来十日水初生。
只愁使者频催发,不尽江头话别情。

拼音版原文

chángsòngyóurénzuòyuǎnxíngjīncháoháibiéxiāngchéng

běishānkǒngwénqiàodōngguāncándāolùnmíng

chéngtiānjìnchūnláishíshuǐchūshēng

zhīchóu使shǐzhěpíncuījìnjiāngtóuhuàbiéqí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被召将京师留别亲友》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京城任职时的复杂心情。首句“长送游人作远行”,描绘了诗人长久以来送别他人的场景,此刻却轮到自己踏上远行之路,倍感离愁。次句“今朝还自别乡城”直接点出离别的现实,言辞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北山恐起移文诮,东观惭叨论议名”两句,诗人担心自己的离去会引起故乡北山文士们的批评(“移文诮”源自典故,指非议),同时对自己在京师获得的议论之名感到惭愧,暗示了他对学术声誉的谦虚和对家乡学风的尊重。

“路去几程天欲近,春来十日水初生”通过写景,寓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眼前春景的留恋。最后,“只愁使者频催发,不尽江头话别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频繁催促出发的使者以及与亲友依依惜别的无尽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展现了诗人离别之际的矛盾心理,又流露出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怀念,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词语解释

北山的意思:(1).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从。” 杜预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刘良 注:“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3).山名。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别情的意思:(1).离别的情思。 唐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蜀 韦庄 《东阳赠别》诗:“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谿柳恨依依。”《诗刊》1978年第2期:“ 大虎 进山建水库, 秀梅 赴约来送行。柳荫下,诉别情。”(2).另外的因由。越剧《庵堂认母》:“想必是娘不认母有别情。”...

不尽的意思:◎ 不尽 bùjìn(1) [not completely]∶不完全不尽合理(2) [endless]∶没有尽头;不完感恩不尽...

初生的意思:(1).刚刚出生。《书·召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诗·王风·大车》“毳衣如菼” 毛 传:“菼,鵻也,芦之初生者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一:“初生色黑,渐渐加食,三日后,渐变白。”(2).犹初兴。开始发展。《诗·大雅·緜》:“民之初生,自土 沮 漆 。”(3).初现。 五代 朱希济 《临江仙》词:“素 洛 春光瀲灧平,千重媚脸初生。”...

催发的意思:催促出发。 宋 柳永 《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俺们也是从征的。俺本官説这坊厢里,有箇 花弧 ,教俺们来催发他,一同去路。快着些。”...

东观的意思:(1). 东汉 洛阳 南宫内观名。 明帝 诏 班固 等修撰《汉记》于此,书成名为《东观汉记》。 章 和 二帝时为皇宫藏书之府。后因以称国史修撰之所。 南朝 陈 徐陵 《谢敕赉烛盘赏答齐国移文启》:“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 唐 刘禹锡 《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2).称宫中藏书之所。 北周 庾信 《皇夏乐》:“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唐太宗 《赋尚书》诗:“ 崇文 时驻步,东观还停輦。輟膳玩《三坟》,暉灯披《五典》。...

话别的意思:[释义](动)离别前聚在一块儿说话。 [构成]偏正式:话〔别 [例句]他们在车站话别。(作谓语)[同义]道别...

江头的意思: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今朝的意思:[释义](名)现在。 [构成]偏正式:今(朝 [例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宾语)...

论议的意思:(1).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管子·轻重丁》:“父兄相睹树下,论议玄语,终日不归。” 唐 韩愈 《与李翱书》:“持僕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2).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亦指思想认识、境界等。《荀子·非相》:“然而﹝ 桀 紂 ﹞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使其羞白心于人前,...

使者的意思:[释义](名)奉使命办事的人(现多指外交人员)。 [构成]附加式...

十日的意思:(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乡城的意思:指乡村和城镇。《水浒传》第三二回:“但遇村房道店、市镇乡城,果然都有榜文张掛在彼处,捕获 武松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恶俗·出会》:“一时哄动,举邑若狂,乡城士女观者数万人。”...

移文的意思:(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外夷夸诞》:“其移文乃称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著年号。”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今文书平行者号移文。” 清 赵翼 《赴天津》诗:“聘书却公卿,移文畏朋友。”(2).发移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制置使移文宣抚司,当用申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 高宗纯皇帝 命理藩院移文 俄罗斯 撒纳特 衙门使送贼。”(3).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的省称...

议名的意思:犹议谥。 唐 独孤及 《重议吕諲》:“议名之际,敢不闕其所疑,而録其尤者、著者,有司之职也。”...

游人的意思:◎ 游人 yóurén[visitor to park,etc.;tourist;sight-seer] 见“游客”...

远行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