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三日同孙公灿李仲昌王彦升袁慎修康用舟王德启游适园晚归
明 · 范景文
花时不必有花开,但得乘春便上台。
略彷江乡还曲水,欣逢胜日绝纤埃。
爽生夕气云侵坐,韵杂风声鸟劝杯。
踏柳人归妍在影,渐看斜月下城隈。
略彷江乡还曲水,欣逢胜日绝纤埃。
爽生夕气云侵坐,韵杂风声鸟劝杯。
踏柳人归妍在影,渐看斜月下城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仲春时节与友人一同游览适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首联“花时不必有花开,但得乘春便上台”开篇即点出主题,春天不必非要等到百花齐放才去欣赏,只要能趁着春光,登上高台,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颔联“略彷江乡还曲水,欣逢胜日绝纤埃”进一步描绘了游览的场景。诗人仿佛在江边漫步,沿着弯曲的水流前行,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远离尘世的烦恼,心情愉悦。这里的“胜日”既指美好的一天,也暗含了诗人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颈联“爽生夕气云侵坐,韵杂风声鸟劝杯”则将视角转向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云彩侵入坐席,晚风中夹杂着鸟鸣,仿佛在劝人举杯畅饮。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尾联“踏柳人归妍在影,渐看斜月下城隈”收束全诗,诗人与友人在柳树间漫步,随着夜幕降临,月光洒在他们的身影上,美不胜收。最后,他们逐渐步入城角,画面温馨而静谧,给人以深深的回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与自然之美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