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避寇移居入城赏析

避寇移居入城

明 · 孙承恩
杜甫昔逃难,年始届五十。
而乃自云衰,奔走病缠骨。
我已七旬四,健步岂如昔。
而亦婴祸患,仓皇事潜匿。
我以二品归,岂甫坐贫戚。
甫寓秦蜀地,万里苦行役。
我不离乡井,止有城垣隔。
惟思骨肉亲,不免抱于悒。
况当远先祠,回首泪沾臆。
仰叩天茫茫,主宰祈监识。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名为《避寇移居入城》。诗中描绘了诗人杜甫在逃难时的困顿与衰老,以及自己晚年生活的无奈与思念亲人之情。

开篇“杜甫昔逃难,年始届五十”,点明了杜甫在逃难时的年龄,暗示了他当时的困境与艰难。接着“而乃自云衰,奔走病缠骨”描述了杜甫在逃亡过程中身体的衰弱和疾病的困扰,表现了人生的不易与艰辛。

“我已七旬四,健步岂如昔”转而写到诗人自己的老年生活,感叹自己年轻时的健壮与现在的衰老形成对比,流露出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感慨。“而亦婴祸患,仓皇事潜匿”则表达了在晚年遭遇祸患时的惶恐与逃避,体现了生活的多舛与无奈。

“我以二品归,岂甫坐贫戚”通过对比,说明自己虽有官位,但并未能摆脱贫困与亲戚间的纠葛,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复杂与个人命运的坎坷。

“甫寓秦蜀地,万里苦行役”描绘了杜甫在秦蜀之地的漂泊生活,展现了其远离家乡、劳碌奔波的境遇。“我不离乡井,止有城垣隔”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城市,但内心仍渴望回归故乡,与家人团聚的情感。

“惟思骨肉亲,不免抱于悒”抒发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无法团聚的忧郁。“况当远先祠,回首泪沾臆”进一步强调了对祖先的怀念与对故乡的眷恋,泪眼婆娑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仰叩天茫茫,主宰祈监识”表达了诗人对未知命运的敬畏与对上天的祈求,希望得到公正与理解,体现了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无助与寻求慰藉的心理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联想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艰辛与对亲情、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公正的渴望,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