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岳州雪夜弹琴
宋末元初 · 陈杰
冻云留雪消较迟,乾风飕飕时一吹。
原野惨淡看不宜,饥乌愁绝噤寒鸱。
饱死帐下羊羔儿,灞桥寂历久无诗。
谁欤凝香清梦回,玉山半侧瘦藤支。
意行髣髴鹤氅披,画堂五丈閒朱旗。
胡床冷月浸元规,膝上素弦呵手挥。
木声正与丝声比,避君三舍高渐离。
忽然曲终雪满衣,洞庭水涌鱼龙知。
急麾颓魄鞭倾曦,吾声岂与肃杀期。
不然持此将安之,折胶无续指无医。
我亦从君妄听奚,雪中作操终何为,古有履霜思伯奇。
原野惨淡看不宜,饥乌愁绝噤寒鸱。
饱死帐下羊羔儿,灞桥寂历久无诗。
谁欤凝香清梦回,玉山半侧瘦藤支。
意行髣髴鹤氅披,画堂五丈閒朱旗。
胡床冷月浸元规,膝上素弦呵手挥。
木声正与丝声比,避君三舍高渐离。
忽然曲终雪满衣,洞庭水涌鱼龙知。
急麾颓魄鞭倾曦,吾声岂与肃杀期。
不然持此将安之,折胶无续指无医。
我亦从君妄听奚,雪中作操终何为,古有履霜思伯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冻云:冰冷的云。乾风:干燥的风。
惨淡:凄凉。
噤寒:因寒冷而不出声。
帐下:军帐内。
灞桥:长安附近的桥。
凝香:香气凝聚。
玉山:形容人如玉般清瘦。
鹤氅:仙鹤般的长袍。
朱旗:红色旗帜。
胡床:古代的折叠床。
元规:古代官员的帽子。
避君三舍:比喻远离君王。
高渐离:古代音乐家,以击筑闻名。
颓魄:残阳。
倾曦:倾斜的阳光。
折胶:胶冻结。
指无医:疾病无法治疗。
妄听:随意听。
雪中作操:在雪中演练。
履霜思伯奇:古人看到霜降想起忠臣伯奇的故事。
翻译
冷冻的云层让雪融化得更慢,干燥的风吹过时偶尔带来一阵寒意。野外景色凄凉,不适合观赏,饥饿的乌鸦因寒冷而哀鸣。
帐下的羊羔已经吃饱,灞桥寂静已久,没有新诗问世。
是谁在清冷的梦中闻到香气醒来,像玉山半侧支撑着瘦弱的藤蔓。
想象中身披鹤氅漫步,身处五丈高的画堂,红色旗帜闲挂。
胡床上的冷月映照着元规(古代官帽),手抚琴弦,呵气取暖。
木头的声音与丝弦共鸣,仿佛在躲避你,就像高渐离避开君王。
曲终时,雪落满衣,洞庭湖水翻腾,鱼龙似乎感知到了什么。
我急切地指挥着残阳,我的声音并非出于肃杀之意。
否则,拿着这些又能如何?胶冻结无法续弦,病痛无药可治。
我也随你随意听,但雪中的操练究竟能有何作为?古人踏霜而思伯奇的忠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雪景中的琴声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冻云留雪消较迟”写出了雪的滞留,渲染出寒冷的氛围。接着,“乾风飕飕”、“原野惨淡”描绘了野外的荒凉景象,乌鸦因饥饿而沉默,反衬出弹琴者的孤独。“饱死帐下羊羔儿”暗喻权贵的奢华,与琴声形成对比。
“灞桥寂历久无诗”提及历史的沉寂,暗示着张岳州的琴声在这样的夜晚显得尤为珍贵。“凝香清梦回”则转而描述琴音带来的梦境,如玉山般的清雅。“意行髣髴鹤氅披”形容诗人沉浸在音乐中,仿佛身披仙人羽衣,飘然出尘。
“画堂五丈閒朱旗”进一步描绘了琴声的背景,华美的堂宇与琴音相映成趣。“胡床冷月浸元规”则以月光下的胡床和弦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意境。诗人以“避君三舍高渐离”表达对琴艺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世俗的距离。
“忽然曲终雪满衣”描绘了琴声结束后,诗人被雪覆盖的场景,暗示了内心的感动与共鸣。“洞庭水涌鱼龙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琴声的深远影响。最后,“急麾颓魄鞭倾曦”表达了诗人对琴声力量的赞叹,认为它能驱散严寒,振奋人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张岳州在雪夜弹琴的高超技艺以及诗人对琴声的深深感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