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刘长卿出塞二首(其二)
衣上两行泪,灯前万里身。
鼓声青海振,战骨黑山尘。
落日边风起,萧萧愁杀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兵在边疆征战的悲壮情景。开篇“初从召募军,麾下点行频”,写出了这位士兵初入军营,频繁被征召的境遇,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辛酸。接着,“衣上两行泪,灯前万里身”两句,通过形象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士兵离家万里,内心充满思念之情,泪水在衣襟上流淌,映照着孤独的身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鼓声青海振,战骨黑山尘”描绘了战场的激烈与残酷,鼓声震天,青海为之动容,战场上倒下的战士化为尘土,与黑山融为一体,展现出战争的无情与牺牲的巨大。最后,“落日边风起,萧萧愁杀人”以落日余晖和边地的寒风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苍凉与哀愁的气氛,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士兵征战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悲苦,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尊重。
词语解释
愁杀的意思:...
点行的意思:◎ 点行 diǎnxíng[press-gang join the army according to list of recruits] 按名册抽丁入伍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唐· 杜甫《兵车行》...
风起的意思:(1).风刮起来。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 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2).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 ,边...
麾下的意思:指某人的部下或手下,表示某人具有统治或领导地位。...
两行的意思:(1). 庄子 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两行”。《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郭象 注:“任天下之是非。”(2).两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诗·周南关雎诂训传》 唐 陆德明 题注:“故训旧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义,所以两行。”(3).两者一起施行、实行。《新唐书·吕諲传》:“始在 河西 ,悉知诸将能否,及为尹,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故威惠两行。”...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青海的意思:◎ 青海 Qīnghǎi[Qinghai] 中国西北部的省,省会西宁市。面积72万平方公里,人口448万(1990)。境内有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全省大部为高原。畜牧业为省经济重要部分。青海为尚待开发的省之一。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
日边的意思:(1).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元帝 ﹞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 陈师道 《和彦詹题远轩》:“开牕得远意,兴出杳冥间。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2).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唐 赵嘏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 江 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唐 高蟾 《下第后献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
杀人的意思:...
萧萧的意思:◎ 萧萧 xiāoxiāo(1) [whinny and 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2) [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 [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 [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战骨的意思:战死者的骸骨。 唐 李颀 《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 汉 家。” 元 萨都剌 《送王御史》诗:“草满畬田多战骨,花飞驛路少人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庙堂有策军书急,天地无情战骨多。”...
召募的意思:招募;募集。《三国志·吴志·孙策传》:“因缘召募得数百人。”《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今欲徵发天兵讨 楚 ,召募効力之人。”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后世兵出召募而兵役废。” 王闿运 《衡阳彭公行状》:“仓猝召募必致僨事,强统客军又难相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