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五日城中大风雨
宋 · 郑清之
飓风超海撼官城,吹断银河彻晓倾。
瓦阵飞翻千鹄起,屐声旁午万蛙鸣。
骈肩重足人如醉,涌溜奔云气未平。
谁与笺天如帝律,毒龙斥去锁东瀛。
瓦阵飞翻千鹄起,屐声旁午万蛙鸣。
骈肩重足人如醉,涌溜奔云气未平。
谁与笺天如帝律,毒龙斥去锁东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飓风:强烈的风暴。官城:古代官府所在的城池。
银河:指天空中的银河系,这里比喻浩渺的江河。
瓦阵:破碎的瓦片。
鹄:天鹅。
屐声:木屐踩踏的声音。
骈肩重足:形容人群密集,拥挤不堪。
涌溜:形容水流汹涌。
笺天:写入天际,比喻诗文的豪迈。
帝律:帝王的法规,这里比喻天规或宏伟的诗篇。
毒龙:比喻邪恶势力。
东瀛: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称呼。
翻译
飓风横扫过大海,冲击着官府之城,整夜狂风吹倒了银河。破碎的瓦片像千只天鹅飞舞,木屐声嘈杂,万蛙齐鸣。
人群拥挤,脚步杂乱,仿佛沉醉于混乱之中,气息汹涌如流水直冲云霄。
谁能写下这样的诗句,如同天帝的法度,驱赶那毒龙,让它不能再束缚东瀛(指东方,这里可能指代日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猛烈的风暴侵袭城市的情景。首句“飓风超海撼官城”,形象地写出风暴的威力,仿佛海上的狂风越过大海直扑而来,震撼着官府所在的城池。接着,“吹断银河彻晓倾”进一步渲染风暴的气势,仿佛连天上的银河都被吹得倾斜,直至破晓时分。
诗人通过“瓦阵飞翻千鹄起”和“屐声旁午万蛙鸣”来描绘风暴中的细节,瓦片翻飞如同千只天鹅腾空,而人们的脚步声和蛙鸣交织成一片嘈杂,生动展现了风雨交加时的混乱景象。在这样的天气下,“骈肩重足人如醉”,人们惊慌失措,步履蹒跚,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涌溜奔云气未平”则描绘了风雨的势头仍未消减,云气翻腾,如同洪水般汹涌。最后,诗人以“谁与笺天如帝律,毒龙斥去锁东瀛”作结,表达出对上天无常的无奈,以及希望有力量像驱逐毒龙一样,将这肆虐的风暴锁住,恢复安宁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生动,画面感强烈,展现了宋朝郑清之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社会安宁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