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山
唐 · 罗隐
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
为逐朝云来此地,因随暮雨不归天。
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馀风竹上烟。
借问邑人沈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为逐朝云来此地,因随暮雨不归天。
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馀风竹上烟。
借问邑人沈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临塘:靠近池塘的地方。绣幌:绣制的帷幔,代指神仙的居所。
朝云:早晨的云彩,象征神仙的出没。
暮雨:傍晚的雨,暗示神仙留恋人间。
湖中鉴:湖面如镜,比喻神仙的容貌清秀。
沈水事:可能是指沉香木的传说,与神仙相关。
秦汉:中国古代的两个朝代,用来表示时间久远。
翻译
临塘边的老庙里住着一位神仙,绣帘后的容貌端庄美丽。她为了追逐早晨的云彩来到这里,傍晚的雨让她不愿返回天庭。
她的眉毛像初升的月亮倒映在湖水中,身上的香气随风飘散在竹林的烟雾中。
询问当地的人们,关于沉水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从秦汉时期开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的形象和其生活的宁静与超脱。"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设定了场景,一个古老的庙宇中,一位仙人居住,其面容如同绣幌(一种精美的织物)般光彩。仙人的到来和离开皆与自然界相契合,"为逐朝云来此地, 因随暮雨不归天" 表现了仙人自由自在,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 "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馀风竹上烟" 则描写了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其眉目如同初升的月亮般清澈,倒映在湖面之上;而其身上的香气随着微风散发,在竹林中形成一缕缕的烟雾。
最后两句 "借问邑人沈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则透露出仙人超越世俗时间观念的神秘色彩。通过询问村民关于古代沉没在水中的遗迹,仙人表明了对历史长河中事件的淡然态度,这些事件早已远去,跨越了秦汉乃至更久远的年代。
整首诗通过对仙人的描写,以及其与自然界的交融,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