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用前韵答黄一翁二首(其二)赏析

用前韵答黄一翁二首(其二)

宋 · 王炎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士欲齐得丧,胸次要涵蓄。
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
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
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
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
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
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
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
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
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
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墙屋。
不肯兄事钱,宁以君呼竹。
力学追古人,经史费抄读。
我方病少瘳,拥衲肤有粟。
百念渐灰冷,有牛不须牧。
君如汗血驹,堕地必驰逐。
甘为走踆踆,耻作雌粥粥。
有玉未尝献,岂忧终刖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炎所作,名为《用前韵答黄一翁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生、修养、友情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会。

开篇“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简约生活的情景。紧接着,“士欲齐得丧,胸次要涵蓄。”则表达了对于知识和修养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平和与充实。

在“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一句中,作者以比喻的手法将世间万物比作浮动的云彩,而把自己的道德准则视为珍贵如珠玉的宝物。接下来的“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则是对待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述,把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比喻成下棋一样,要有所预见和准备。

“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修养的追求,即通过静心来观照世间万物,逐渐减少世俗的欲望。紧接着,“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则是对友情的一种赞美,与知己共享深奥的交流和欢乐。

“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表明了作者即使在贫困中,也愿意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以下几句“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则是对比普通人的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以及对于不同价值观念的区分。

“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表达了作者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刻理解和认可。而“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墙屋。”则是对友情的一种追求,即一生中寻找能够相互提升的朋友。

末尾几句“不肯兄事钱,宁以君呼竹。力学追古人,经史费抄读。”表达了作者对于金钱和物质利益的淡然,以及对知识和历史文化的深入学习和尊重。而“我方病少瘳,拥衲肤有粟。”则是对个人健康状况的一种反映。

最后,“百念渐灰冷,有牛不须牧。君如汗血驹,堕地必驰逐。甘为走踆踆,耻作雌粥粥。”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以及对于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和顺从。而“有玉未尝献,岂忧终刖足。”则是一种自我安慰,即便是拥有珍贵的东西,也不必急于表现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