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司寇抚绥还朝四首(其二)
明 · 林光
清妥编氓仰硕儒,檄书传布肃规模。
春阳和煦连三省,度量汪洋隘五湖。
司府雍雍鳞册就,闾阎帖帖犬声无。
中原百万收编户,奏最应闻帝曰都。
春阳和煦连三省,度量汪洋隘五湖。
司府雍雍鳞册就,闾阎帖帖犬声无。
中原百万收编户,奏最应闻帝曰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何司寇在抚绥地方时的卓越表现,以及他归朝后带来的积极影响。首句“清妥编氓仰硕儒”,赞扬了何司寇作为学者型官员,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道德威望,赢得了民众的尊敬与仰慕。接着,“檄书传布肃规模”表明他通过发布公文,整顿地方秩序,使整个区域呈现出严肃而有条不紊的局面。
“春阳和煦连三省,度量汪洋隘五湖”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何司寇治理下的和谐与宽广。春日温暖的阳光仿佛连接了三个省份,象征着他的政策惠及广大地区;而“度量汪洋隘五湖”则形容他的胸怀和政策的深远影响,如同广阔的海洋,足以包容五大湖,展现出其治理理念的宏大与包容性。
“司府雍雍鳞册就,闾阎帖帖犬声无”进一步描述了何司寇在地方治理上的成就。司府的事务井然有序,如同鱼鳞般排列整齐;闾阎(民间)的百姓生活安宁,甚至听不到狗吠之声,形象地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中原百万收编户,奏最应闻帝曰都”表达了对何司寇政绩的高度肯定。他成功地将百万户人家纳入管理,使得朝廷对其治绩给予最高评价,并认为应该将其视为国家的中枢,体现了他对国家贡献之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何司寇治绩的赞美,展现了明代官员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