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
唐 · 方干
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
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
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
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
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瞬:一瞬间。七里:七里的距离,形容速度极快。
箭驰:像箭一样飞驰。
樯:船的桅杆。
岚翠:山间云气与青翠的颜色,这里形容云雾环绕的美景。
枕底:枕木之下,代指船底。
风湍:疾风急流。
但讶:只是感到惊讶。
猿鸟定:猿猴和鸟儿显得异常安静。
不知:没有意识到。
霜月寒:霜月带来的寒意,也指环境的清冷。
前贤:前辈,先贤。
竟何益:到底有什么益处。
此地:这个地方。
垂竿:垂钓,比喻在此地无所作为或选择不合时宜的休闲方式。
翻译
一瞬间已过七里之遥,即使如箭般飞驰也难以比拟。船帆旁云雾缭绕翠绿,枕木下错失了急流的汹涌。
只惊讶于猿猴鸟儿的宁静,却未曾察觉霜月带来的寒冷。
前辈们的成就究竟有何帮助,在此地我错误地选择了钓鱼消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旅途中的静谧与孤独。"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表明了行走的迅速,但也隐含了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和速度。"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船只在翠绿的山峦间穿行,而睡梦中却不知外界的风声。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使是在夜深人静、只有猿鸟叫响的时候,诗人也不感到寒冷。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最后两句"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智者留下的教训或成就无所适从的感慨,以及自己在此处无意中放下钓线,仿佛是在寻求心灵上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