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砦居屋壁
清 · 梁熙
阴气昏白日,冻雀噪暮枝。
徘徊如有待,纡徐掩户迟。
念昨愁不寐,悬席透夜飔。
隙月点霜被,病骨冷难支。
断墙集野砾,遂若惬幽私。
烧灯拾僵蠹,竹素欣相披。
侧身还怅望,儒术欲何为。
土壁摇寒影,萧条十年思。
徘徊如有待,纡徐掩户迟。
念昨愁不寐,悬席透夜飔。
隙月点霜被,病骨冷难支。
断墙集野砾,遂若惬幽私。
烧灯拾僵蠹,竹素欣相披。
侧身还怅望,儒术欲何为。
土壁摇寒影,萧条十年思。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梁熙的《书砦居屋壁》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凄凉景象和诗人心中的孤寂与思考。首句“阴气昏白日”写出了天色阴沉,白天都显得暗淡,接着“冻雀噪暮枝”以冻雀的鸣叫渲染出寒冷而寂静的气氛。诗人“徘徊如有待,纡徐掩户迟”,表现出他在屋内犹豫不决,迟迟不愿关上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夜晚,“念昨愁不寐,悬席透夜飔”表达了诗人因忧虑而难以入眠,连席子都仿佛能感受到寒风。室外,“隙月点霜被,病骨冷难支”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在结霜的被子上,病弱的身体更觉寒冷。诗人寓居的环境破败,“断墙集野砾”,他却感到一种隐秘的宁静。
诗人捡拾枯枝残烛,借以照明,“烧灯拾僵蠹,竹素欣相披”,这短暂的温暖让他感到一丝慰藉。然而,“侧身还怅望,儒术欲何为”流露出对自身所学儒术在乱世中无处施展的困惑和无奈。最后,“土壁摇寒影,萧条十年思”以土壁上的寒影和自己的孤独身影,勾勒出十年来内心的萧瑟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价值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