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至明教寄王路分舍人
宋 · 释德洪
雪夜山中还独宿,地垆深暖纸窗明。
百年有限身今老,一枕无求梦自清。
弟子分灯成保社,故人持节顿江城。
瘴痾疏快诸缘净,卧听摧檐泻竹声。
百年有限身今老,一枕无求梦自清。
弟子分灯成保社,故人持节顿江城。
瘴痾疏快诸缘净,卧听摧檐泻竹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雪夜独自在山中居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句“雪夜山中还独宿”,开篇即点明环境与心境,雪夜的静谧与山中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地垆深暖纸窗明”一句,以温暖的地炉和明亮的纸窗反衬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暗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
“百年有限身今老,一枕无求梦自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有限的感慨以及对内心纯净的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物质的欲望逐渐减少,心灵得以回归纯净的状态,梦境也因此变得清明。这种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弟子分灯成保社,故人持节顿江城”描绘了诗人与弟子、故人的关系,通过“分灯”和“持节”的细节,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保社可能是指共同修行或生活的小团体,而“持节”则可能象征着故人的重要使命或职责,两句话共同勾勒出一幅和谐共处、情感深厚的场景。
最后,“瘴痾疏快诸缘净,卧听摧檐泻竹声”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平和心态。瘴气的消散象征着心灵的净化,而倾听风吹竹叶的声音,则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夜山中生活的片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