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十六日至章泉水赏析

十六日至章泉水

宋 · 韩淲
山愈深时地愈高,春寻积李散崇桃。
林庐但觉无尘话,田里那知有载醪。
华发苍颜俱老大,清泉白石更周遭。
常年每厌居城郭,时复从翁敢惮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中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首句“山愈深时地愈高”以山的深度和高度象征着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接着,“春寻积李散崇桃”描绘了春天山中繁花似锦的景象,积李与崇桃相映成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日风光。

“林庐但觉无尘话,田里那知有载醪”两句,通过对比山中与世俗生活的不同,强调了山中生活的纯净与自在。林庐之中,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只有清风明月相伴;而田间地头,人们或许正忙碌于劳作,却不知山中有一处静谧之地。

“华发苍颜俱老大,清泉白石更周遭”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老者的形象,他们虽已年迈,但心灵依旧年轻,周围环绕着清澈的泉水与洁白的石头,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自然的和谐。最后,“常年每厌居城郭,时复从翁敢惮劳”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即使跟随老者劳作也心甘情愿,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对宁静与和谐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