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其二)
唐 · 杜审言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犹言宴乐少,别向后池塘。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犹言宴乐少,别向后池塘。
注释
径:山路。转:曲折。
危峰:陡峭山峰。
逼:逼近。
桥:桥梁。
回:回转。
缺岸:断崖岸边。
玉泉:清澈的泉水。
移酒味:改变酒的味道。
石髓:石头精华。
粳香:稻米的香气。
绾雾:缠绕雾气。
青丝:比喻柔顺的青色长发。
弱:柔弱。
牵风:在风中摇曳。
紫蔓:紫色藤蔓。
长:长而绵延。
宴乐:宴会和欢乐。
少:不够。
别:告别。
后池塘:后面的池塘。
翻译
山路曲折靠近陡峭山峰,桥梁回转避开断崖岸边。泉水中的美酒味道更醇厚,石头精华换来了稻米的香气。
如青丝般缠绕着雾气,紫色藤蔓在风中摇曳漫长。
还说欢乐时光不够多,告别此处,转向后面的池塘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景如画的山间小径与静谧的水塘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开篇两句,刻画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它在险峻的山峰旁边缓缓前行,而小桥则围绕着断续的岸边构成一个个自然天成的景观。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地形的细致观察,也体现出他对于探幽寻秘的喜好。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山间泉水和岩石中蕴含的美妙气息的描绘。诗人将清澈的泉水比喻为能够改变酒味的“玉泉”,而石头中的芬芳则能与米香相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物的感受和欣赏。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这一对句,更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间植物的画面。薄雾缠绕着细弱的绿色藤蔓,而紫色的长葡萄则在风中摇曳,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微小生命力的关注。
“犹言宴乐少,别向后池塘。”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这般山水之乐的珍惜和不舍。宴乐指的是在山中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愉悦时光,而“别向后池塘”则暗示了诗人对即将离开这一美好景致的不舍,预示着下一次相会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于自然的情怀。诗人的笔触细腻、意境清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典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