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徵士三首(其三)赏析

挽徵士三首(其三)

明 · 陈繗
昨夜蟾光触少微,九泉何事卜幽栖。
半生豪气秋山外,一枕仙魂夕照西。
放鹤悠悠云水阔,遗珠渺渺海山低。
那堪樽酒联诗处,花落花开鸟自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逝去的士人,以“挽徵士三首(其三)”为题,由明代诗人陈繗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悼之情。

首句“昨夜蟾光触少微”,以月光触碰星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哀伤的氛围,暗示逝者在夜晚离世,留下一片寂静与空旷。接着,“九泉何事卜幽栖”,通过询问九泉之下为何选择幽居,表达了对逝者选择安息之地的好奇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关怀和怀念。

“半生豪气秋山外”,描述了逝者生前的豪情壮志,仿佛他的生命如同秋天的山林,充满了力量与自由。而“一枕仙魂夕照西”,则将逝者比作仙人的灵魂,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离去,既浪漫又悲凉,展现了逝者超脱世俗的境界。

“放鹤悠悠云水阔”,借放飞的鹤象征逝者心灵的自由与飞翔,云水广阔的空间寓意着逝者灵魂的无限延伸。而“遗珠渺渺海山低”,则以遗珠比喻逝者留下的珍贵遗产或精神财富,即使在大海与高山之间也显得渺小,却依然闪耀着光芒,提醒人们珍惜与传承。

最后,“那堪樽酒联诗处,花落花开鸟自啼”,点出了追思逝者时的场景,无论是饮酒赋诗还是花开花落,鸟儿自鸣,都充满了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悼。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永恒,更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