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川以重游能仁寺诗见示,次韵奉酬
等身书卷供重译,敛手楸枰换劫灰。
寻胜事输前日赏,冲寒梅为旧人开。
宅边屡认成围柳,可是陶公手自栽。
词语解释
冲寒的意思:冒着寒冷。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清 钱谦益 《入朝有作呈词馆诸公》诗:“朝朝待漏侍金舆,往往衝寒对玉除。” 朱自清 《别》:“晚上最后一班车来了,他们终于没有来。他恼了,没精打彩地冲寒而回。”...
等身的意思:[释义](形)《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pín)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形容数量多,堆积起来和身高相等,就叫等身。也说著作等身。《清朝野史大观·卷十·天南遁叟》:“长洲王子铨韬又字仲--平生著作等身。”自己的著作累起来和身体一般高,形容著作很多。也作等身著作。 [构成]动宾式:等|身...
雕肝的意思:比喻苦心思考。《晋书·李玄盛传》:“微臣所以叩心絶气,忘寝与食,雕肝焦虑,不遑寧息者也。”...
寒梅的意思: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 唐 张谓 《早梅》诗:“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谿桥。” 宋 柳永 《瑞鹧鸪》词:“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 明 何景明 《二月见梅》诗:“二月寒梅开满枝,素心寧与艷阳期!” 柯灵 《香雪梅·序一》:“初来时霜菊正丹,现在早开的寒梅已经着花。”...
劫灰的意思: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谓劫火的馀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昔 汉武 穿 昆明池 底,得黑灰,问 东方朔 。 朔 云:‘不知,可问 西域 胡人。’后 法兰 既至,众人追以问之, 兰 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后因谓战乱或大火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 宋 陆游 《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见》诗:“陈迹关心己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 明 赵诒琛 《<逸老堂诗话>跋》:“癸丑夏六月,遭乱,所有藏书数万卷,一旦尽失,而是书原本亦遭刦灰。” 清 吕留良...
旧人的意思:(1).谓年高德劭的旧臣。《书·盘庚上》:“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 孔 传:“先王谋任久老成人共治其政。” 明 张居正 《请乞优礼耆硕以光圣治疏》:“如蒙皇上俯念 阶 为先朝元辅,当代旧人,特勅该部查照 嘉靖 年间事例,差行人一员賫勅前去存问,仍量加赏賚,用示优崇。”(2).久于其位的人;原有的人员。 唐 张九龄 《敕四镇节度使王斛斯书》:“卿彼诸将,皆是旧人,既諳山川,又能料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去国二十七年復来,自 周丞相 子充 一人外,皆无復旧人,虽吏胥亦无矣。”...
可是的意思:[释义](连)表示转折,前面常有“虽然”等连词相呼应。大家虽然很累,~都很愉快。 [构成]偏正式:可〔是...
敛手的意思:(1).缩手。表示不敢妄为。《史记·春申君列传》:“ 秦 楚 合而为一以临 韩 , 韩 必敛手。”《后汉书·虞延传》:“帝知 延 不私,谓 成 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於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韦澳 为京兆尹,豪右敛手。”(2).拱手。表示恭敬。《世说新语·贤媛》“ 桓宣武 平 蜀 ,以 李势 妹为妾”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妒记》:“﹝郡主﹞见 李 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 五代 和凝 《江城子...
暮雪的意思:《千山暮雪》片尾曲《暮雪》 ...
七字的意思:指七言诗。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诗:“七字排 居敬 ,千词敌 乐天 。” 唐 陆龟蒙 《和袭美病后春思韵》:“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引 清 许可觐 《叙事解疑》:“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腰缠,漫道 扬州 好著鞭,不谓秋来多客思,梦魂已到玉臺前。’”...
前日的意思:◎ 前日 qiánrì[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前天,昨天的前一天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楸枰的意思:棋盘。古时多用楸木制作,故名。 唐 温庭筠 《观棋》诗:“闲对楸枰倾一壶,黄华坪上几成卢。” 宋 陆游 《自嘲》诗:“遍游竹院寻僧语,时拂楸枰约客棋。” 元 无名氏 《一枝花·棋》套曲:“闲展楸枰,初布势求全胜,后分途起战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安 故好棋,楸枰尝置坐侧。”...
胜事的意思:(1).美好的事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子良 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佇开缄。”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诗:“世间胜事谁能识,兵戈老尽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这样的心情尤以这一伙中的 吴荪甫 感受得最为强烈。今晚上的行乐胜事是他发起的。”(2).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寿昌县君》:“子 愉 梦母如存,且曰:‘……汝与汝父言,亟营胜事,使我得转为男...
书卷的意思:◎ 书卷 shūjuàn[volume] 书籍,因古时书籍多为卷轴形,所以叫书卷书卷不离手...
陶公的意思:(1).指 晋 陶侃 。《晋书·陶侃传》:“尚书 梅陶 与亲人 曹识 书曰:‘ 陶公 机神明鉴似 魏武 ,忠顺勤劳似 孔明 , 陆抗 诸人不能及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陶公 性检厉,勤於事。” 唐 李商隐 《潭州》诗:“ 陶公 战舰空滩雨, 贾傅 承尘破庙风。”(2).指 陶安公 。传说中的神仙。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 陶公 矍鑠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3).指 唐 陶沔 。...
寻胜的意思:游赏名胜。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逢》:“策杖寻胜,不觉极远。” 清 陈维崧 《月华清·为蒋元肤催妆》词:“怪何处北 阮 疏狂,约来朝 西山 寻胜。” 茅盾 《虹》:“春三月间游客带了酒肴来‘寻胜’,这里便是临时的雅座。”...
重译的意思:[释义](1) (动)经过多次翻译。 (2) (动)重新翻译。 [构成]偏正式:重〔译...
等身书的意思:《宋史·贾黄中传》:“ 黄中 幼聪悟,方五岁, 玭 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玭 为 贾黄中 父。“等身书”本谓与身高相等的一段卷子,后人遂指迭起来与身高相等的书籍,形容读书之多。 清 周亮工 《盛此公传》:“ 此公 ( 盛此公 )年十数龄,即能读等身书。”后以“著作等身”形容著书之多,亦本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