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坐二首(其二)
明 · 石宝
云雨朝昏变,东西岐路情。
细看池水静,刚似我心平。
薄露惭调屑,山桃望作羹。
青袍侍黄幄,已不负书生。
细看池水静,刚似我心平。
薄露惭调屑,山桃望作羹。
青袍侍黄幄,已不负书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间静坐时的心境与所见之景。首句“云雨朝昏变”以自然界的变幻莫测起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接着,“东西岐路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与情感波动,东西歧路象征着不同的选择和命运走向。
“细看池水静,刚似我心平”两句,诗人通过观察池水的平静来映射自己内心的宁静,这种自我反思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的平和与宁静。接下来,“薄露惭调屑,山桃望作羹”则是对自然界景象的细腻观察,薄露和山桃分别代表了微小与美好,诗人以这些自然元素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琐碎事物的感慨。
最后,“青袍侍黄幄,已不负书生”两句,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学者的身份,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忠诚与奉献。青袍是古代读书人的服饰,黄幄则象征着朝廷或权力中心,这两句表明了诗人虽身处官场,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书生身份和对学问的热爱,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自我认知的独特视角,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平和与坚持自我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