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伯严后湖观荷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城头紫烟低,城背莽萧瑟。
江山不满眼,万荷补其隙。
初花弄光影,颠倒一湖叶。
繁声疑雨来,微凉散空阔。
小艇不容篙,趺坐波平膝。
欹岸出荒洲,稍见兵火迹。
当年岸帻处,廊空积潦入。
倒影两秃翁,风亭坐超忽。
清香满残照,绿意上鸟翮。
遗世渺愁予,见汝亭亭日。
溟渤非不宽,万事在眉睫。
江山不满眼,万荷补其隙。
初花弄光影,颠倒一湖叶。
繁声疑雨来,微凉散空阔。
小艇不容篙,趺坐波平膝。
欹岸出荒洲,稍见兵火迹。
当年岸帻处,廊空积潦入。
倒影两秃翁,风亭坐超忽。
清香满残照,绿意上鸟翮。
遗世渺愁予,见汝亭亭日。
溟渤非不宽,万事在眉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后湖观赏荷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之美以及周围环境的静谧与沧桑感。
首句“城头紫烟低,城背莽萧瑟”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城头烟雾缭绕,城背一片萧条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江山不满眼,万荷补其隙”则以“江山”与“万荷”形成对比,突出了荷花的繁盛与生机,填补了自然景观中的空缺。
“初花弄光影,颠倒一湖叶”描绘了荷花初开时,光影与花瓣相互映衬,湖面上荷叶随风翻动的景象,充满了动态美。“繁声疑雨来,微凉散空阔”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雨前的清凉与宁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
“小艇不容篙,趺坐波平膝”描述了诗人乘坐的小船在平静的湖面上轻轻摇晃,人们在船上安然地坐着,享受着这份宁静。“欹岸出荒洲,稍见兵火迹”则透露出历史的痕迹,岸边的荒洲和远处的战争遗迹,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当年岸帻处,廊空积潦入”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回到过去,想象着曾经有人在这里停留,留下了空荡荡的走廊和积水的痕迹。“倒影两秃翁,风亭坐超忽”描绘了两位老人在风亭中悠然自得的身影,他们的倒影在水中显得格外孤独而超脱。
最后,“清香满残照,绿意上鸟翮”表现了夕阳下荷花散发的清香,以及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连鸟儿的翅膀也被染上了绿色。“遗世渺愁予,见汝亭亭日”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慨。“溟渤非不宽,万事在眉睫”则以大海的广阔比喻人生的辽阔,但又强调了眼前之事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后湖荷花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重,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