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其三)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孤生半世饱艰辛,敢恨虞翻骨相屯。
吾道非与何至此,臣今老矣不如人。
养成枳棘难为橘,刈尽椒兰不作薪。
每诵韩公晚香句,整襟时一慰沉沦。
吾道非与何至此,臣今老矣不如人。
养成枳棘难为橘,刈尽椒兰不作薪。
每诵韩公晚香句,整襟时一慰沉沦。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的钱谦益所作,表达了诗人一生坎坷,仕途受挫后的感慨。首句“孤生半世饱艰辛”描绘了诗人的孤独生涯和经历的艰难困苦,显示出他对人生的深深感慨。次句“敢恨虞翻骨相屯”借虞翻的命运暗示自己的不幸遭遇,虞翻因相貌不佳而遭人嫌弃,诗人以此自比,表达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吾道非与何至此”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认为自己走的道路并非导致如今困境的原因,暗示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价值观的坚守。接着,“臣今老矣不如人”流露出年华已逝、才不如人的苍凉心境。
“养成枳棘难为橘,刈尽椒兰不作薪”运用比喻,说明环境的恶劣使原本优秀的人才难以施展,如同橘子在瘠土中难以成长为甜美之果,椒兰虽香,却因政治环境的黑暗而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最后,诗人以韩愈晚年的诗句“晚香”自励,表明即使身处逆境,仍会保持高洁情操,通过诵读韩愈的诗句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以度过沉沦的困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钱谦益在政治挫折中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