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年守岁五首(其二)
明 · 郑潜
穷年百忧集,起坐不遑安。
仰事既有愧,俯育亦腼颜。
北风欺破屋,敝裘讵禁寒。
挑灯理遗编,地炉燃草菅。
贤哲坐困阨,荣辱何能干。
鄙夫利誇捷,涉世如转丸。
吾独拙且迂,挥解强为欢。
仰事既有愧,俯育亦腼颜。
北风欺破屋,敝裘讵禁寒。
挑灯理遗编,地炉燃草菅。
贤哲坐困阨,荣辱何能干。
鄙夫利誇捷,涉世如转丸。
吾独拙且迂,挥解强为欢。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穷年守岁五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在困苦岁月中内心的忧虑与挣扎。首句“穷年百忧集”直接揭示了诗人常年累积的诸多烦恼。接着,“起坐不遑安”描绘出他坐立不安的状态,反映出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焦虑。
“仰事既有愧,俯育亦腼颜”两句,诗人感慨自己在供养家庭上有愧疚,养育子女也感到羞愧,流露出对自身能力不足的自责。接下来,“北风欺破屋,敝裘讵禁寒”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生活的贫困和寒冷,表达出对环境恶劣的无奈。
“挑灯理遗编,地炉燃草菅”写诗人深夜挑灯阅读或写作,以求心灵寄托,地炉中的草菅火光微弱,象征着生活的艰辛。诗人感叹:“贤哲坐困阨,荣辱何能干”,即使贤德之人也会陷入困境,荣辱得失在此刻显得无足轻重。
最后两句,“鄙夫利誇捷,涉世如转丸”批评那些追求功利、世故圆滑的人,而诗人自谦为“拙且迂”,选择坚守自己的原则,以拙笨和固执的方式寻求内心的安慰,即“挥解强为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遭遇和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