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夷道中
时平疆场广,地重戍兵多。
禹迹谁修复,天城鬼护呵。
居延遥可望,无奈合黎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孟春的《镇夷道中》描绘了边塞行军的艰辛与壮志。首句“不谓来沙碛,还当渡黑河”展现了行军者出乎意料地踏入荒凉的沙漠和险恶的黑河,暗示了旅途的艰难。次句“时平疆场广,地重戍兵多”则揭示了和平时期边境防线的辽阔以及驻守士兵的众多,体现了国家对边防的重视。
“禹迹谁修复,天城鬼护呵”运用典故,借大禹治水的传说,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同时也暗含着对当前戍边将士守护国家的决心和期望。最后两句“居延遥可望,无奈合黎何”以居延城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目标的眺望,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立即抵达或改变现状的无奈,以及对合黎(可能指敌方或边疆地区)的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塞景象和历史典故,寓言了明朝边防的稳固与戍边士卒的坚韧,同时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虑。
词语解释
不谓的意思:(1).不告诉。《诗·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陈奂 传疏:“‘遐不谓矣’《礼记》引《诗》作‘瑕不谓矣’。遐、瑕古通用。 郑 注云:瑕之言胡也,谓犹告也。”(2).不以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 ﹞尝与其父 奢 言兵事, 奢 不能难,然不谓善。” 晋 干宝 《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应之,悦而归之。”(3).不算作;不称为。 清 戴震 《徐节妇传》:“ 徐氏 之祸,可不谓烈哉!微节妇, 徐氏 不祀矣!” 清 蒲松龄 ...
地重的意思:地利富厚。《管子·侈靡》:“地重人载,毁敝而养不足,事末作而民兴之,是以下名而上实也。”《史记·货殖列传》:“ 关中 自 汧 雍 以东至 河 华 ,膏壤沃野千里……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穡,殖五穀,地重,重为邪。” 张守节 正义:“言 关中 地重厚,民亦重难不为邪恶。”...
护呵的意思:亦作“ 护訶 ”。呵护,保佑。 元 袁桷 《七观》诗:“五岳赞襄,百灵护呵。” 明 何景明 《古松歌》:“千灵百怪相护訶,过客居人尽怜惜。”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悼诗》:“﹝ 谢鐸 ﹞於甲寅岁失诗一册,追念不已,因成一律:‘……也知不是 丰城 剑,敢望神明有护呵。’”...
疆场的意思:[释义](名)战场。 [构成]偏正式:疆(场 [例句]驰骋疆场。(作宾语)[同义]战场、沙场...
可望的意思:◎ 可望 kěwàng(1) [hopeful]∶有希望;可以盼望(2) [can be looked at]∶能够望见...
沙碛的意思:(1).沙滩;沙洲。《西京杂记》卷四:“ 路乔如 为《鹤赋》。其辞曰:‘……宛脩颈而顾步,啄沙磧而相欢。’”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锦缆迴沙磧,兰橈避荻洲。” 唐 戴叔伦 《屯田词》:“春来耕田遍沙磧,老稚欣欣种禾麦。” 清 查慎行 《伴城旅店次徐子大壁间韵》:“沙磧凉生蕎麦雨,茅檐香过枣花风。”(2).沙漠。《周书·异域传下·高昌》:“自 燉煌 向其国,多沙磧,道里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駞马粪为验。”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猎篇》:“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磧。” 王琦 注:“沙磧即沙...
时平的意思:时世承平。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尘清世晏,仓兕无用其武功;运謐时平,鵷鷺咸修其文德。”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郡宴和韵》词:“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康有为 《过昌平城》诗:“时平堡堠生青草,欲出军都吊鬼雄。”...
戍兵的意思:戍守边疆的士兵。 前蜀 韦庄 《悯耕者》诗:“如今暴骨多於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宋 曾巩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臣尝议今之兵,以谓西北之宜,在择将帅;东南之备,在益戍兵。” 清 查慎行 《随猎归途》诗:“官马散随黄犊卧,戍兵秋较老农閒。”...
无奈的意思:[释义](1) (动)无可奈何。他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作定语) (2) (副)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实现上文所说的意图;有“可惜”的意思。 [构成]动宾式:无|奈...
修复的意思:◎ 修复 xiūfù[repair;restore;renovate] 修整使恢复原样...
禹迹的意思:见“ 禹迹 ”。亦作“ 禹跡 ”。1.相传 夏禹 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 中国 的疆城为 禹 迹。语出《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以陟 禹 之迹。” 孔 传:“以升 禹 治水之旧迹。”《左传·襄公四年》:“芒芒 禹 迹,画为九州。” 唐 韩愈 《鳄鱼文》:“况 禹 迹所揜, 扬州 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2).指 夏禹 治水的业绩。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六:“功参 禹 迹,德赞 尧 门。” 唐 章孝标 《上浙东元相》诗:“何言 禹 跡无人继,万顷湖...
重戍的意思:重兵戍守。《晋书·陶回传》:“ 峻 知 石头 有重戍,不敢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