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岐山图
明 · 胡奎
朝望岐山云,夕望岐山云。
岐山不可见但见,非烟非雾青氤氲。
上清真人好奇古,有山不待夸娥负。
缩地回天顷刻间,蓬莱移得金鳌股。
吾闻留侯从赤松,功成归老山之中。
千年复见好孙子,出宰况近仙人宫。
仙人啸歌碧云里,采掇金芝餐玉髓。
也知吏隐亦清流,两年只饮芗溪水。
只今见画如见山,安得置我灵台间。
日日凭高望云气,会待岐阳鸣凤还。
岐山不可见但见,非烟非雾青氤氲。
上清真人好奇古,有山不待夸娥负。
缩地回天顷刻间,蓬莱移得金鳌股。
吾闻留侯从赤松,功成归老山之中。
千年复见好孙子,出宰况近仙人宫。
仙人啸歌碧云里,采掇金芝餐玉髓。
也知吏隐亦清流,两年只饮芗溪水。
只今见画如见山,安得置我灵台间。
日日凭高望云气,会待岐阳鸣凤还。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岐山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岐山景象。诗人以“朝望”、“夕望”起笔,强调了对岐山的长久凝视与期待,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氛围。
接着,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岐山化为非烟非雾的青色氤氲,仿佛是天地间的一抹神秘色彩,引人遐想。随后,通过“上清真人”的传说,巧妙地引入了“缩地回天”、“蓬莱移得金鳌股”的神话元素,展现出岐山的非凡魅力和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留侯从赤松”,暗喻了历史上的功臣归隐山林,与岐山图中的仙人形成呼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通过“出宰”与“仙人宫”的描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与仙境的联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渴望置身于这幅画作中的愿望,每日凭高望云,期待着岐山之上的凤凰归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情礼赞,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以岐山为载体,融合了历史、神话、隐逸等多个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理想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