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上作
宋 · 沈辽
秋潮拍江余欲去,二年穷谷江之下。
疾目不瞩西飞鸿,幽怀长寄斜阳树。
且余欲行去何之,白云缭绕故山栖。
苍颜终不为人役,不妨抱瓮治田畦。
疾目不瞩西飞鸿,幽怀长寄斜阳树。
且余欲行去何之,白云缭绕故山栖。
苍颜终不为人役,不妨抱瓮治田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辽在鄞江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秋潮拍江余欲去”,以秋潮拍打江面的景象开篇,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离别的情绪。接着,“二年穷谷江之下”一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在此地停留了两年,身处偏远的山谷之中,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疾目不瞩西飞鸿,幽怀长寄斜阳树”两句,通过对比飞鸿的自由与自己的束缚,以及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斜阳下的树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依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现实的无奈。
“且余欲行去何之,白云缭绕故山栖”中,“且”字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犹豫,他想要离开,却又不知道去向何方,只能选择回到熟悉的故山,寻求心灵的慰藉。而“白云缭绕”则象征着自由与超脱,是诗人理想中的归宿。
最后一句“苍颜终不为人役,不妨抱瓮治田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坚持。即使面容苍老,也不愿被世俗所役使,宁愿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也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赞美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