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萧山庙赏析

题萧山庙

唐 · 温庭筠
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
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
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
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

拼音版原文

dàoyīnnónghuāngshānyǐngdōng
shānsōngtíngfāngàimǎntángfēng

diànxiǎoshā湿shīqiūmiàokōng
shēnchíshàngxiēlóngtánzhōng

注释

道:道路。
木阴:树木的阴影。
荒祠:荒废的神祠。
山影:山的影子。
杉松:杉树和松树。
一庭雨:庭院里的雨。
幡盖:佛幡和僧帽。
满堂风:满堂的风。
客奠:客人的祭奠。
晓莎:早晨的莎草。
马嘶:马的嘶鸣。
秋庙:秋季的庙宇。
池上:池塘边。
歇:安静。
龙:传说中的龙。
古潭:古老的深潭。

翻译

所以道路两旁树木的阴影很浓密,荒废的神祠坐落在山的东边。
庭院里杉树松树在雨中摇曳,佛幡僧帽被风吹得满堂翻飞。
清晨的客人祭奠时,莎草都被露水打湿,秋日庙宇空荡荡只有马嘶声。
夜晚,池塘边安静下来,龙似乎潜入了古老的深潭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萧瑟的山庙景象,充满了秋天的意境。"故道木阴浓"一句,以"故道"指代常走的路,这条路现在被浓密的树荫覆盖,给人一种荒凉古老之感。"荒祠山影东"则通过对废弃庙宇和远处山影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偏僻幽深的氛围。

接下来的"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萧瑟感。"杉松"指的是常青的松树,而"一庭雨"则是说整个庭院都被细雨湿润,既描绘了秋天多雨的气候,也加深了画面的静谧和冷清。"幡盖满堂风"中的"幡盖"可能指的是庙宇里的旗帜或其他装饰,这些装饰在秋风中飘扬,显得庙宇更加空旷。

"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一句,则通过描写旅人留宿庙宇时所感受到的湿气,以及清晨马儿的嘶鸣声,来表达一种寂寞和荒凉。"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则是在夜色浓重之际,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景象,龙进入古老的潭水之中,这或许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神秘元素的一种致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庙宇氛围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秋天特有的景物和气候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萧瑟山林、古老庙宇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慨。温庭筠在这里不仅仅是在形容一处自然风光,更是在探讨生命的孤寂与宇宙的永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