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
宋 · 家铉翁
先君曩侍缉熙殿,拜赐天画盈筐箱。
帝书超轶钟王上,不与欧柳论低昂。
孤臣流落滨九死,老眼尚能识偏傍。
旅檐惊见亟再拜,拜起不觉涕泪滂。
几拟从君换此宝,囊空无物可以将。
待归从君乞模本,刻之琬琰永为子孙藏。
帝书超轶钟王上,不与欧柳论低昂。
孤臣流落滨九死,老眼尚能识偏傍。
旅檐惊见亟再拜,拜起不觉涕泪滂。
几拟从君换此宝,囊空无物可以将。
待归从君乞模本,刻之琬琰永为子孙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曩:从前,过去。缉熙殿:古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居所。
天画:指皇帝亲笔的书画。
欧柳: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和柳公权。
孤臣:流离失所的官员。
偏傍:书法中的笔画边缘。
旅檐:旅居的屋檐。
亟:急切,连忙。
模本:临摹的底稿或样本。
琬琰: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翻译
先父曾侍奉在缉熙殿,接受皇恩得到满箱的天赐画卷。这些字迹超越钟王,不在欧阳询、柳公权之下。
我这孤臣流落在外,只剩一双老眼看清边角。
在旅居的屋檐下惊讶看见,连忙再三跪拜,起身时泪水已满面。
我几乎想用所有来交换这些珍宝,可惜囊中空空无物。
等我回家后,希望能向你求取摹本,让它们刻在美玉上,永远留给子孙后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的作品,标题为《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诗中,作者回忆起先父曾侍奉在缉熙殿,有幸获赐皇帝亲笔书写的画卷,这些字迹超越了钟王,不与欧阳询和柳公权等大家相提并论。诗人自己流落他乡,年迈却仍能辨识其中的笔法。在旅居之处,他意外看到这些珍品,激动之余连拜数次,起身时已泪流满面。他曾想用所有换得此宝,但囊中羞涩,无法实现。最后,他表示希望将来能乞求一份拓本,刻于美玉之上,以便永久保存,传给子孙后代。
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家墨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家族文化的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