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归安丞赏析

送归安丞

元末明初 · 戴良
之子官何处,湖流一舸通。
汀洲蘋影外,城郭水光中。
夜泛苕溪月,春吟箬下风。
若逢陈太守,为报各衰翁。

拼音版原文

zhīguānchù
liútōng

tīngzhōucōngyǐngwàichéngguōshuǐguāngzhōng

fàntiáoyuèchūnyínruòxiàfēng

ruòféngchéntàishǒuwèibàoshuāiwēng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送归安丞》。诗中描绘了友人归去的情景,以湖流和小舟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画面。"之子官何处"表达了对友人职务的关心,而"湖流一舸通"则暗示了友人的离去路径。接下来,诗人通过"汀洲蘋影外,城郭水光中"描绘了友人乘舟远行时的湖光山色,显得意境优美。

"夜泛苕溪月"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夜晚乘船的情景,月光与流水相映,增添了诗意。"春吟箬下风"则将友人的归途想象得更加生动,仿佛他在春风中吟咏,充满诗意。最后,诗人以"若逢陈太守,为报各衰翁"收尾,表达了对友人如遇到当地官员陈太守时,转达自己对彼此老友的问候和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想象友人的旅途,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思念之情。

词语解释

城郭的意思:◎ 城郭 chéngguō[city walls]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箬下的意思:酒名。 宋 陈郁 《藏一话腴》:“酒有 箬 下,谓 乌程 也;九醖,谓 宜城 也;千日,中山也。”参见“ 箬下酒 ”。...

苕溪的意思: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为 东苕 ,出 天目山 之北者为 西苕 。两溪合流,由 小梅 、 大浅 两湖口注入 太湖 。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唐 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 苕溪 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製独茧纶。”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诗:“试选 苕溪 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羈人。”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 謫仙 平章看,过 苕溪 ,尚许垂纶否。”...

衰翁的意思:老翁。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宋 陆游 《晓出东城马上作》诗:“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披着蓑衣的老翁。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水光的意思:水面映现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

太守的意思:◎ 太守 tàishǒu[prefect]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太守与客来饮。太守宴也。...

汀洲的意思:◎ 汀洲 tīngzhōu[an islet in a stream] 水中小洲...

下风的意思:◎ 下风 xiàfēng(1) [leeward]∶风所吹向的那个方向不要在下风的方向救火,那太危险了(2)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比喻处于下位,卑位...

之子的意思: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