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妙莲阁
宋 · 蒋之奇
佛陇遗芳鲜俪踪,王张三观揭禅丛。
圆明珠系衣襦里,净妙莲生湿淤中。
再现石桥真法界,重兴银地旧家风。
未应赋述誇孙绰,序倡称扬复有公。
圆明珠系衣襦里,净妙莲生湿淤中。
再现石桥真法界,重兴银地旧家风。
未应赋述誇孙绰,序倡称扬复有公。
鉴赏
这首诗《万年妙莲阁》由宋代诗人蒋之奇所作,通过对佛陇的追忆与对妙莲阁的赞美,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与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
首联“佛陇遗芳鲜俪踪,王张三观揭禅丛”以佛陇的遗迹为引子,描绘出佛教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魅力,同时提到了王、张两位高僧及其对禅宗的贡献,强调了他们在佛教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颔联“圆明珠系衣襦里,净妙莲生湿淤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将佛法比作圆明珠,象征其珍贵与纯净;将莲花生长于淤泥之中,比喻佛法虽生于世间纷扰,却能保持其清净与美好。这两句诗巧妙地传达了佛法内在的纯洁与外在世界的复杂性之间的和谐共存。
颈联“再现石桥真法界,重兴银地旧家风”进一步阐述了佛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与传承。石桥象征着通往精神世界的桥梁,银地则代表了佛教文化的传统与家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生机的期待与赞许。
尾联“未应赋述誇孙绰,序倡称扬复有公”以古代文人孙绰为例,暗示了佛法与文学艺术的交融,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文人能够继续发扬佛法精神的期许。通过“复有公”的称呼,诗人肯定了当代文人在弘扬佛法文化方面的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