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宿鄂州崇阳县之麻步使仆问途曰西去七里至南楼山而余诗遂称南楼及过山有叟云彼南劳山余笑曰培塿之土人妄名为山又妄名为南劳予妄问彼又妄应予又妄听又从而妄言是俱为一幻然山为山而已曰南劳亦可曰南楼亦可而彼皆无所与物有故常予亦从其旧而已因复作偈寄心师师当为予一笑
宋 · 彭汝砺
高山人唤作南楼,便作篇章说事由。
却得村翁亲说破,南劳即不是南楼。
却得村翁亲说破,南劳即不是南楼。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形式,探讨了命名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观认知对客观事物的影响。诗人彭汝砺在宿鄂州崇阳县之麻步时,询问前往“南楼山”的路径,误以为“南楼”即为目的地。后经一位老者纠正,得知“南劳山”才是真正的“南楼”。诗人由此反思,山名本无定规,人们赋予其名,往往基于主观理解或误解。山名虽变,但山的本质不变。诗人以幽默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命名随意性与个人认知局限性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事物本质与表面现象之间差异的洞察,以及对自我认知与外界影响之间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