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曲
树深水浅船行迟,五日才到荆门西。
荆门津吏不开闸,前船后船似鳞压。
名驱利逼贪涂程,落月在地登车行。
鉴赏
这首《荆门曲》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诗人王祎沿长江北行至荆门的旅途情景。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社会现象。
首句“任城北行三百里,官树如云夹河水”,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出从任城出发,北行三百里的壮阔景象。沿途官道两旁,树木繁茂,如同云雾般环绕着江水,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自然氛围。
接着,“树深水浅船行迟,五日才到荆门西”两句,细腻地刻画了船只在深密的树林和浅浅的江水中缓缓前行的情景,以及整个行程所需的时间。这不仅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
“荆门津吏不开闸,前船后船似鳞压”描绘了到达荆门时的场景,津吏不开启闸门,使得船只紧密相连,仿佛鱼鳞一般排列,形象地展示了水运交通的繁忙与紧张。
最后,“名驱利逼贪涂程,落月在地登车行”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名利的驱动下,人们匆匆赶路,连月亮落下之时都顾不上欣赏,直接上车继续行程。这一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忙于奔波、忽视自然与生活之美的现实。
整体而言,《荆门曲》通过细腻的描写,既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又深刻反映了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忙碌生活的反思。
词语解释
百里的意思:(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车行的意思:出售或出租车辆的商行。 老舍 《二马》第四段三:“两个人上了车,忽忽悠悠的跑到车行还了车,清了账。”...
官树的意思:官道旁所植的树。 唐 耿湋 《路旁老人》诗:“老人独坐倚官树,欲语潸然泪便垂。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官树》:“古人於官道之旁必皆种树以记里,至以荫行旅。”...
河水的意思:◎ 河水 héshuǐ[river water] 河里的水,含有碳酸盐、硫酸盐及钙等溶解物与海水主要含有氯化物和钠有区别...
津吏的意思: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椒丘訢 ﹞过 淮 津,欲饮马於津;津吏曰:‘水中有神。’”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李元亮诗启》:“ 蔡 自到官,即戒津吏门卒:凡士大夫往来,无问官高卑,必飞报,虽布衣亦然。” 清 赵翼 《守风遣闷》诗:“ 琵琶亭 畔雨如丝,津吏拦 江 一缆维。”...
荆门的意思:◎ 荆门 Jīngmén[Jingmen] 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面积35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1万。焦枝铁路穿过市区。是石油化工城市...
开闸的意思:打开闸门使水流出。亦比喻人流涌出。《文汇报》1991.7.4:“随后又到位于 江苏省 平望 以西的 太浦 闸,了解开闸引流情况。” 姜妙香 《追怀往事》:“要是一般演员在戏快结束前坐着唱大段反二簧,观众就该‘开闸’了。”...
任城的意思:(1).指 三国 魏 任城威王 曹彰 。《文选·左思<魏都赋>》:“勇若 任城 ,才若 东阿 。” 张载 注引 蔡邕 《述行赋》:“ 彰 后为 任城王 , 植 为 东阿王 。”(2).古县名。今 山东省 西南部 济宁 地。 汉 置, 明 废。《汉书·地理志下》:“﹝ 东平国 ﹞县七: 无盐 ,有 郈乡 。 莽 曰 有盐亭 。 任城 ,故 任国 , 太昊 后, 风 姓。 莽 曰 延就亭 。”《后汉书·郡国志三》:“ 任城国 , 章帝 元和 元年,分 东平 为 任城 …… 任城 ,本 任国 。”《左传...
如云的意思:(1).形容盛多。《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毛 传:“如云,众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唐 白居易 《轻肥》诗:“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2).发美长貌。《诗·鄘风·君子偕老》:“鬒髮如云,不屑髢也。” 毛 传:“如云,言美长也。”(3).比喻德化广大。《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司马贞 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三百的意思:《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五日的意思:(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灵运须》:“ 中宗 时, 安乐公主 五日斗百草。” 宋 姜夔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怀》诗:“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问谁?”参见“ 五日京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