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六首(其六)
清 · 蒋敦复
鸳梦怕分明。
酒已全醒。
不多听得也伤情。
花外疏钟灯外雨,一两三声。
何事别离轻。
恼恨今生。
桃笙悄拥坐深更。
蜡烛背人红不亮,孤泪盈盈。
酒已全醒。
不多听得也伤情。
花外疏钟灯外雨,一两三声。
何事别离轻。
恼恨今生。
桃笙悄拥坐深更。
蜡烛背人红不亮,孤泪盈盈。
鉴赏
这首《浪淘沙令六首(其六)》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情感细腻,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坐、思绪万千的画面。
开篇“鸳梦怕分明”,以鸳鸯之梦喻指夫妻或情侣间的美好梦境,却因某种原因而不敢过于清晰,暗示了情感的微妙与复杂。接着“酒已全醒”一句,点明了主人公从醉酒状态中清醒过来,可能是因为梦醒或是情感的触动,使得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内心的波动。
“不多听得也伤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细腻,即使只是轻微的声音,也能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伤感。接下来的“花外疏钟灯外雨,一两三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夜景,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和窗外的雨声,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物内心的孤独形成呼应,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何事别离轻”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解,为何轻易地就让两个人分离,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不舍。紧接着“恼恨今生”则直接抒发了对当前生活的不满与怨恨,可能是对命运的不公,或者是对某些无法改变的事实感到愤怒。
最后,“桃笙悄拥坐深更”描绘了主人公在深夜里独自坐着的情景,用“桃笙”这一意象,可能象征着温暖与安慰,但“悄拥”二字又透露出一种孤独感。而“蜡烛背人红不亮,孤泪盈盈”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蜡烛的微弱光芒与主人公的泪水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泪光闪烁间,情感达到了极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主人公在深夜中的孤独、伤感、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