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壬申冬北狩旋顺命寿护宸轩继往拜狐裘三袭之赐昨岁乘舆蒙尘坤维惨閟今冬严寒仍衣赐裘感赋赏析

壬申冬北狩旋顺命寿护宸轩继往拜狐裘三袭之赐昨岁乘舆蒙尘坤维惨閟今冬严寒仍衣赐裘感赋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忆昔随征扈凤銮,赐裘先与备严寒。
十年绝塞无冰雪,终古衔恩在肺肝。
录托稼轩南渡惨,葬迷黍席大招难。
何能归袝西山塔,苦遇贤徽百世看。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壬申冬北狩旋顺命寿护宸轩继往拜狐裘三袭之赐昨岁乘舆蒙尘坤维惨閟今冬严寒仍衣赐裘感赋》。全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

首联“忆昔随征扈凤銮,赐裘先与备严寒”,诗人回忆起过去跟随皇帝出征时的情景,皇帝提前赐予他御寒的裘衣,预见到将要面临的严寒。这里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预判。

颔联“十年绝塞无冰雪,终古衔恩在肺肝”,描述了诗人对过去十年在边疆地区度过的岁月的回忆,虽然没有遇到冰雪,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皇帝的感激之情。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的感激之情超越了外在环境的影响。

颈联“录托稼轩南渡惨,葬迷黍席大招难”,引用了辛弃疾(稼轩)南渡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中艰难迁徙的感慨。同时,“葬迷黍席大招难”可能暗指寻找安息之地的困难,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尾联“何能归袝西山塔,苦遇贤徽百世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找到一个永久安息之所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对贤明君主的怀念,期待后人能够记住并敬仰这样的领导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历史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洞察和对理想君主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