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都研
宋 · 高似孙
数寸清纯玉不如,入波陶发冷萧疏。
千金烂抵荆山鹊,一璞深刳渭水鱼。
墨带花香临近涧,泓沉灯影了残书。
从来端歙难优劣,名下真成士不虚。
千金烂抵荆山鹊,一璞深刳渭水鱼。
墨带花香临近涧,泓沉灯影了残书。
从来端歙难优劣,名下真成士不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纯玉:形容女子如玉般的纯洁美丽。陶发:比喻女子的秀发。
烂抵:形容无法用金钱衡量其价值。
荆山鹊:象征珍贵难得的事物。
端歙:古代中国著名的砚台产地。
士不虚:指真正的文人墨客并非徒有虚名。
翻译
几寸纯净的美玉也不及,她的秀发在水中飘摇,显得冷清而稀疏。即使千金也无法买来荆山上的喜鹊,一块珍贵的原石深藏渭水之畔的鱼群。
她的墨迹带着花香,靠近山涧,灯光在深水中摇曳,照亮了未读完的书籍。
自古以来,端砚和歙砚难以区分优劣,因为它们的名声之下确实蕴含着不凡的品质,名副其实的文人墨客并非虚有其名。
鉴赏
这首诗名为《宋江都研》,作者是宋代的高似孙。诗中通过精细描绘研石的质地和意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首句“数寸清纯玉不如”,以玉比喻研石的纯净,暗示其品质之高;“入波陶发冷萧疏”则描绘研石表面的纹理,如波纹陶发般疏朗而冷峻。
接下来两句“千金烂抵荆山鹊,一璞深刳渭水鱼”,进一步强调研石的珍贵,即使千金也无法与之相比,其来历仿佛荆山之鹊或渭水之鱼,寓意其来历非凡。研石上墨香四溢,如花香近涧,静谧而雅致,“墨带花香临近涧”形象生动;而“泓沉灯影了残书”则描绘研石在灯下研磨的情景,营造出读书人的宁静时光。
最后两句“从来端歙难优劣,名下真成士不虚”,总结全诗,指出端砚(端歙)与歙砚(歙石)难以区分优劣,它们的名声并非虚传,确实体现了制砚者的技艺和文人墨客的品味。整首诗通过对宋江都研的细致描绘,赞美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