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十一)赏析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十一)

明 · 方献夫
竹须长有不须繁,闲里时时执斧看。
君子洗心如洗竹,荒枝休得到千竿。

鉴赏

这首诗以竹为喻,表达了一种高洁的君子之风。诗人认为竹子不需要过于繁茂,简朴而清雅才是其本质之美。在“闲里时时执斧看”一句中,通过“执斧”这一动作,既展现了对竹子生长环境的关注与维护,也暗含了对自身品德修养的不断审视与雕琢之意。

“君子洗心如洗竹”,将君子的心灵比作被清洗过的竹子,寓意着君子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如同竹子的自然生长状态一样,无需过多的修饰与雕琢。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品质的期许,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理想化追求。

“荒枝休得到千竿”则表达了对过度追求名利、忽视内在修为现象的警醒。在诗人看来,真正的君子之风不应盲目追求外在的繁盛与显赫,而应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提升,避免陷入物质与权力的无尽追逐中,从而失去了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巧妙地传达了对君子品格的深刻思考与赞美,以及对社会风尚的积极引导,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