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其一)
宋 · 蔡戡
裁霜剪水戏成春,琼蕊瑶华巧斗新。
驴帽清寒诗得助,渔蓑幽绝画通神。
峰峦幻出千寻玉,宇宙空无一点尘。
我欲乘风入阊阖,不知飞佩更何人。
驴帽清寒诗得助,渔蓑幽绝画通神。
峰峦幻出千寻玉,宇宙空无一点尘。
我欲乘风入阊阖,不知飞佩更何人。
鉴赏
这首诗以“裁霜剪水戏成春”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霜雪与春天的生机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接着,“琼蕊瑶华巧斗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花朵比作琼蕊瑶华,生动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景象。
“驴帽清寒诗得助,渔蓑幽绝画通神”两句,通过描写诗人戴驴帽在清寒中创作诗歌,以及渔夫穿着蓑衣在幽静中作画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与生活的体验。
“峰峦幻出千寻玉,宇宙空无一点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艺术的融合,将山峰比作千寻玉,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美好,同时强调了宇宙间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我欲乘风入阊阖,不知飞佩更何人”表达了诗人渴望融入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独特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