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谏议祠
清 · 顾炎武
皂囊有史漫传名,白日黄泉气未平。
自古国亡缘宦者,可怜身没尚书生。
荒阡草长妖狐出,旧驿风寒劣马行。
一自德陵升驭后,山河祠庙总沦倾。
自古国亡缘宦者,可怜身没尚书生。
荒阡草长妖狐出,旧驿风寒劣马行。
一自德陵升驭后,山河祠庙总沦倾。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刘谏议祠》,通过对刘谏议的追思,表达了对历史上宦官专权导致国家衰亡的沉痛感慨。首句“皂囊青史漫传名”,形象地描绘了刘谏议虽在史书中有传,但其命运可能并不显赫,暗示了他可能是一位默默无闻却敢于直言的忠臣。次句“白日黄泉气未平”,以阴阳两界的强烈对比,表达刘谏议对国家不幸结局的深深不甘。
第三句“自古国亡缘宦者”,直指历史教训,指出宦官干政是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对刘谏议的悲剧命运寄予同情。第四句“可怜身没尚书生”,进一步强调了刘谏议作为尚书官员却未能善终的悲哀。
接下来两句“荒阡草长妖狐出,旧驿风寒劣马行”,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和恶劣的环境,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着刘谏议身后祠庙的荒废与冷落。最后一句“一自德陵升驭后,山河祠庙总沦倾”,以德陵(可能指的是某位昏庸的君主)的兴起为转折点,揭示了王朝更迭带来的祠庙衰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刘谏议的祠庙为载体,寓言式地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及对公正贤能被埋没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