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仲文行台之召
言议閒英发,入耳音琅琅。
胸怀湛秋水,面目严清霜。
读书及城旦,寓迹凫鹥行。
自公少馀暇,婉愉奉高堂。
甘旨未及亲,有饭不敢尝。
颜色或未怡,綵衣戏亲傍。
执丧三年中,哀慕如新丧。
回思顾复劳,此意何时忘。
日闻辟书下,且喜还且伤。
捧檄念吾亲,不觉涕泗滂。
拔英外台选,列布皆圭璋。
掾吏须几人,亦必求循良。
世人岂无才,要以德自将。
纠擿谁弗能,吾心恐无常。
诗人有明诫,茹柔吐其刚。
孝为百行先,子孝吾既详。
苟能推此心,前路未易量。
慇勤养云翼,行矣勿悤忙。
鉴赏
这首诗《送孙仲文行台之召》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段成己的作品,通过对孙仲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孙仲文身高不足六尺,但言谈间却充满智慧与才华,声音清晰悦耳。他的内心如同深秋的湖水般宁静,面容则像严霜一般清冷。他勤奋好学,即使在劳作之余,也不忘阅读,寓居于水鸟栖息之地。孙仲文年轻时便已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对父母孝顺至极,即便未能亲自侍奉,也从不享用美食,对待父母始终恭敬有加。在父亲去世后,他守孝三年,哀痛之情犹如新丧,对父亲的思念难以忘怀。
孙仲文受到朝廷的征召,即将踏上新的仕途。得知消息,他心中既有喜悦也有悲伤。面对檄文,他首先想到的是年迈的双亲,泪水不禁涌出。他被选为外台官员,所任职位皆为贤良之士。段成己在此处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认为人才固然重要,但道德品质更为关键。他担心人们在追求才能的同时忽视了道德修养,因此引用诗人之言,强调了“茹柔吐其刚”的道理,即内在的温柔与坚韧并存的重要性。最后,段成己鼓励孙仲文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孝道之心,表达了对其未来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从容不迫地前行,不要过于急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孙仲文个人的优秀品质,也体现了段成己对于孝道、德行以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
词语解释
哀慕的意思:谓因父母、君上之死而哀伤思慕。《梁书·处士传·范元琰》:“父 灵瑜 ,居父忧,以毁卒。 元琰 时童孺,哀慕尽礼。”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太宗 崩,﹝ 徐充容 ﹞哀慕而卒。” 明 陈子龙 《谒禹陵》诗:“玄女精灵尽,黄熊哀慕长。” 清 曾国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铭》:“公因哀慕未忘,而婴疾转篤,请假四十日调养。”...
百行的意思:各种品行。《诗·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説也” 汉 郑玄 笺:“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旧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士有百行,孝敬为先。” 明 高明 《琵琶记·几言谏父》:“妾岂爱一身,误君百行。”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宽、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辟书的意思:征召的文书。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太尉蒋济》:“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陈书·孔奂传》:“司徒 王僧辩 先下辟书,引 奂 为左西曹掾,又除 丹阳 尹丞。” 宋 王安石 《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诗:“忆我屡随游客入,喜君今赴辟书还。”...
不满的意思:(1).不充满。《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故有道者不平其称,不满其量。”(2).不满足;不满意。 唐 韩愈 《上郑尚书相公启》:“敢避其烦黷,怀不满之意于受恩之地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苏黄诗品》:“ 苏文忠 作诗,常云效 山谷 体。世因谓 苏 极推 黄 ,而 黄 每不满 苏 诗。”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八章:“另一个婆姨不满她这种说法。”...
不觉的意思:◎ 不觉 bùjué(1) [be unable to find](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3) 想不到,无意之间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4) [cannot help]∶不禁,不由得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不敢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城旦的意思:(1).古代刑罚名。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墨子·号令》:“以令为除死罪二人,城旦四人。” 孙诒让 间诂引 应劭 曰:“城旦者,旦起行治城,四岁刑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律説》:论决为髡钳,输边筑 长城 ,昼日伺寇虏,夜暮筑 长城 。城旦,四岁刑。”后以指流放或徒刑。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叶衍兰秦淮八艳图咏》:“初 阮大鋮 以阉党论城旦,屏居 金陵 。” 梁启超 《新民说·论自由》:“若在文明国,轻则罚鍰,重则输城旦矣。”(2).城旦书的省...
掾吏的意思:◎ 掾吏 yuànlì[colleagues under official] 分曹治事的属吏,官府里的办事员应元起掾吏。——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读书的意思:◎ 读书 dúshū(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她读书很用功...
耳音的意思:◎ 耳音 ěryīn[hearing] 耳朵听到的声音;耳朵辨音的能力...
凫鹥的意思:凫和鸥。泛指水鸟。《诗·大雅·凫鹥》:“鳧鷖在 涇 ,公尸来燕来寧。” 毛 传:“鳧,水鸟也。鷖;鳧属。太平则万物众多。” 孔颖达 疏:“在 涇 得所也。鷖,鸥也。”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明庭集孔鸞,曷取於鳧鷖。” 明 高启 《孤雁》诗:“不共鳧鷖宿,兼葭夜夜寒。”...
凫鹥的意思:凫和鸥。泛指水鸟。《诗·大雅·凫鹥》:“鳧鷖在 涇 ,公尸来燕来寧。” 毛 传:“鳧,水鸟也。鷖;鳧属。太平则万物众多。” 孔颖达 疏:“在 涇 得所也。鷖,鸥也。”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明庭集孔鸞,曷取於鳧鷖。” 明 高启 《孤雁》诗:“不共鳧鷖宿,兼葭夜夜寒。”...
甘旨的意思:◎ 甘旨 gānzhǐ[delicacy] 美味的食品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韩诗外传》...
甘旨的意思:◎ 甘旨 gānzhǐ[delicacy] 美味的食品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韩诗外传》...
高堂的意思:[释义](1) (形)高大的厅堂。 (2) (形)〈书〉指父母。 [构成]偏正式:高(堂 [例句]上有高堂;下有儿孙。(作宾语)...
高堂的意思:[释义](1) (形)高大的厅堂。 (2) (形)〈书〉指父母。 [构成]偏正式:高(堂 [例句]上有高堂;下有儿孙。(作宾语)...
顾复的意思:《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復我,出入腹我。” 郑玄 笺:“顾,旋视;復,反覆也。” 孔颖达 疏:“覆育我,顾视我,反覆我,其出入门户之时常爱厚我,是生我劬劳也。”后因以“顾復”指父母之养育。《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诸王幼稚,早离顾復,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凯风》之哀。”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祗命陨越,哀号不逮,追念顾復,若亡生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襁褓顾復,骨肉情连,恩同罔极,铭於心田。”...
圭璋的意思:(1).两种贵重的玉制礼器。《礼记·礼器》:“圭璋特。” 孔颖达 疏:“‘圭璋特’者,‘圭璋’,玉中之贵也;‘特’谓不用他物媲之也。诸侯朝王以圭,朝后执璋,表德特达不加物也。”《淮南子·缪称训》:“锦绣登庙,贵文也;圭璋在前,尚质也。” 清 袁枚 《新齐谐·滑伯》:“ 滑伯 之神,时时出现。圭璋衮冕而出者,官必陞迁;深衣便服而出者,官多不祥。”(2).比喻高尚的品德。语本《诗·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璋。” 郑玄 笺:“王有贤臣,与之以礼义相切瑳,体貌则顒顒然敬顺,志气则卬卬然高朗,如玉之圭璋也...
何时的意思:(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回思的意思:◎ 回思 huísī[recall;call to mind the past] 回想,回忆回思创业时。——清· 黄宗羲《原君》...
及亲的意思:谓父母在世。 宋 王禹偁 《代吕相公辞起复第二表》:“况古人重及亲之禄,君子有终身之丧。” 宋 陆游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悽然感怀》诗之一:“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纠擿的意思:纠举揭发。《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羣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 李贤 注:“擿,犹发也。音它狄反。”《旧唐书·姚璹传》:“果能揽轡澄清,下车整肃。吏不敢犯,姦无所容,前后纠擿,盖非一绪。”《明史·李汝华传》:“还朝,歷吏科都给事中,多所纠擿。”...
琅琅的意思:[释义](拟)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 [构成]叠音式...
列布的意思:犹分布。《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 李善 注:“列布,谓分布职位也。”《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云蒸列布,杳冥昼昏。”...
六尺的意思:(1).见“ 六尺之孤 ”。(2).指成年男子之身躯。 唐 李山甫 《下第献所知》诗之一:“虚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忧是非。” 明 姚士麟 《见只编》卷中:“我固知公等相索,故来就缚,且为共尽此酒,便以六尺付公耳。”...
面目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面貌 (2) (名)。 (3) (名)面貌 (4) (名)。 (5) (名)面子;脸面。 [构成]偏正式:面+目 [例句]不见庐山真面目。(作宾语)完不成;我没有面目见同志。(作宾语)...
明诫的意思:亦作“ 明戒 ”。明白告诫;明训。《汉书·谷永传》:“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犹严父之明诫。”《后汉书·樊宏传》:“吾非不喜荣埶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
年中的意思:◎ 年中 niánzhōng[midyear] 一个历年的中间或中间一段时间...
捧檄的意思:东汉 人 毛义 有孝名。 张奉 去拜访他,刚好府檄至,要 毛义 去任守令, 毛义 拿到檄,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张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来 毛义 母死, 毛义 终于不再出去做官, 张奉 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感叹自己知他不深。见《后汉书·刘平等传序》。后以“捧檄”为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骆宾王 《渡瓜步江》诗:“捧檄辞幽径,鸣桹下 贵洲 。” 南唐 伍乔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诗:“束书西上謁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明 徐渭 《谢督府胡公启》:“徒知母在而喜,顽然捧檄之情;务拟身教所先,遵以齐眉之敬。...
前路的意思:◎ 前路 qiánlù(1) [journey ahead]∶前面的道路(2) [past or future]∶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茫茫前路...
且喜的意思:犹言可喜、幸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 朱德 《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亲傍的意思:亲近偎傍。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见 貂蝉 羞答答身子儿难亲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这里 权翰林 正要亲傍,堆下笑来,买将上来,唱个肥喏道:‘妹子,拜揖了。’”...
秋水的意思:◎ 秋水 qiūshuǐ[autumn waters;autumn waters-limpid eyes (of a woman)]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望穿秋水...
如新的意思:谓交友情意不投,时间虽久,仍和新相识一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司马贞 索隐引 服虔 曰:“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 唐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参见“ 白头如新 ”。...
入耳的意思:[释义](动)中听;有时可以互换。 [构成]动宾式:入|耳 [例句]这句话十分入耳。(作谓语)[同义]中听...
诗人的意思:[释义](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偏正式:诗(人 [例句]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世人的意思:◎ 世人 shìrén[common people] 世上的人;普通人世人皆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思顾的意思:思念。《汉书·宣帝纪》:“时掖庭令 张贺 尝事 戾太子 ,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 颜师古 注:“顾,念也。”...
涕泗的意思:(1).眼泪和鼻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二:“ 齐景 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南史·萧钧传》:“﹝ 萧钧 ﹞年七岁,出继 衡阳元王 ,见 高帝 ,未拜,便涕泗横流。” 明 孙梅锡 《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倚袖,涕泗沾衣,梦到君傍,可怪鸡鸣惊唤予。”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 宋 五子书读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参见“ 涕泗滂沱 ”。(2).涕泪俱下,哭泣。 汉 扬雄 《元后诔》:“ 新室文母太后 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 宋 ...
外台的意思:(1).官名。 后汉 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谢夷吾 ﹞爰牧 荆州 ,威行邦国……寻功简能,为外臺之表。”(2).官名。兰台。《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 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兰臺为外臺,秘书为内阁,臺、阁一也。”(3).官名。 汉 因 秦 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 三臺 ”。...
婉愉的意思:◎ 婉愉 wǎnyú[relaxed] 和乐;和悦...
未易的意思: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未及的意思:◎ 未及 wèijí(1) [before]∶来不及老师未及说完,下课铃响了(2) [not involve]∶并未涉及他所说的只是事,而未及你本人...
无常的意思:[释义](1) (形)时常变化;变化不定。 (2) (名)鬼名;迷信的人相信人将死时有“无常鬼”来勾魂。 [构成]偏正式:无〔常 [例句]天气变化无常。(作谓语)[同音]无偿...
胸怀的意思:◎ 胸怀 xiōnghuái[breast;breadth of vision] 胸襟隐中胸怀。——《聊斋志异·促织》...
循良的意思:(1).谓官吏奉公守法。《北史·孙搴等传论》:“ 房謨 忠勤之操,始终若一。 恭懿 循良之风,可谓世有人矣。”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出膺贤守,则郡国循良。”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吾每见循良之吏,有活民之心,而民终不能活者,不刚也。” 孙中山 《孙文学说·不知亦能行》:“官吏不过为人民之僕,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当任用之;其酷劣者,当淘汰之。”(2).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常以万邦共理,必藉於循良。” 清 朱彝尊 《送张夫子巡抚...
颜色的意思:◎ 颜色 yánsè(1) [colour]∶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2) [countenance;facial expression]∶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3) [pigment;dyestuff] [口]∶指颜料或染料(4) [tincture]∶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5) [good looks]∶女...
言议的意思:议论;言论。《墨子·公孟》:“因左右而献諫,则谓之言议。”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英宗 ﹞自践东朝,渊默恭慎,无所言议施为,而天下传颂称説,德号彰闻。”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于是哲人 洛克 首出,力排政治宗教之积弊,唱思想言议之自由,转轮之兴,此其播种。”...
英发的意思:◎ 英发 yīngfā(1) [heroic bearing]∶姿态焕然一新,精神饱满他的身段颀长,着了军服分外英发(2) [glowing]∶[才华、光彩等]表现得超群出众;焕发豪气英发羽扇纶巾,雄姿英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明的意思:指 明 朝。有,词头。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仲子 乃尽閲 有明 之文,得其指归,洞彻其底藴。”...
寓迹的意思:见“ 寓迹 ”。亦作“ 寓跡 ”。犹寄足。暂时寄住。 唐 马吉甫 《蝉赋》:“聊息心於万事,欣寓跡於一枝。”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有士人寓迹 三衢佛寺 ,忽有女子夜入其室。”又为托身。《云笈七籤》卷一一二:“僧 悟玄 不知何许人也,虽寓跡緇褐,而潜心求道。”...
云翼的意思:(1).《庄子·逍遥游》:“﹝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后因以“云翼”称大鹏的翅膀。(2).比喻远大的志向、抱负。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八:“仰思举云翼,延首矫玉掌。” 唐 卢纶 《书情上大尹十兄》诗:“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天心初吁俊,云翼首离潜。” 金 段成己 《送孙仲文行台之召》诗:“苟能推此心,前路未易量。慇懃养云翼,行矣勿怱忙。”...
执丧的意思:《礼记·檀弓上》:“ 曾子 谓 子思 曰:‘ 伋 ,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於口者七日。’”后以“执丧”为奉行丧礼或守孝之称。《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其执丧,哀戚甚悼。” 唐 元稹 《李珝监察御史制》:“以尔 珝 文学周敏,操行端方,执丧有闻,俯以就制。” 清 魏源 《赵汝愚拥立宁宗论》:“ 孝宗 崩,羣臣疏请执丧,而 光宗 不成服,不执丧。”...
自将的意思:(1).自己保全。《汉书·儿宽传》:“ 宽 为人温良,有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於武,口弗能发明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南宫韜 , 鲁 人,字 子容 ,以智自将。” 宋 苏辙 《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某老大无取,介特自将。” 明 高启 《匡山樵歌引》:“君今刚介自将,不苟进取。”(2).自己带着;自己拿着。《后汉书·羊续传》:“ 续 妻后与子 祕 俱往郡舍, 续 闭门不内,妻自将 祕 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 宋 苏辙 《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诗之一:“来从碧涧...
自公的意思:《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传:“公,公门也。” 马瑞辰 通释:“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则有公膳可食。《诗》言退食自公,正著其尽心奉公。”后常以“自公”用作尽心奉公之意。《汉书·循吏传·朱邑》:“大司农 邑 ,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脩之餽,可谓淑人君子。”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