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生草(其二)赏析

寄生草(其二)

清 · 王竹修
一生依附长根苗,不过繁华几暮朝。
几见茑萝能久茂,未闻葛藟不曾凋。
何尝得地休滋蔓,纵使萌芽亦倖徼。
权贵阿谀成底事,苟延残喘总无聊。

鉴赏

这首诗以“寄生草”为题,借植物的生存状态来隐喻社会现象,寓意深刻。诗人通过对比茑萝与葛藟的长久茂盛与寄生草的依赖性生长,揭示了权力与阿谀奉承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首句“一生依附长根苗”,形象地描绘了寄生草的生存状态,它必须依附于其他植物才能生长,暗示了在社会中某些人或事物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存在。接下来,“不过繁华几暮朝”,指出这种依赖性的生存方式只能带来短暂的繁荣,暗含了对那些依靠权势而短暂得意的人的讽刺。

“几见茑萝能久茂,未闻葛藟不曾凋。”通过对比两种植物,茑萝和葛藟,前者能够长久茂盛,后者则未曾凋零,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真正坚韧不拔、长久繁荣的事物的赞美,同时也对那些看似繁荣却脆弱易逝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何尝得地休滋蔓,纵使萌芽亦倖徼。”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寄生草的依赖性,无论是在肥沃的土地还是贫瘠之处,它都能迅速蔓延,这既是对寄生者无处不在的生存能力的描述,也是对社会中某些人善于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的隐喻。

“权贵阿谀成底事,苟延残喘总无聊。”最后两句直指社会现象的核心,批评那些为了权贵的宠幸而阿谀奉承的行为,指出这种行为最终只会导致自己的痛苦和无意义的存在。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独立人格和真才实学的推崇,以及对阿谀奉承、依附权贵行为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植物的生存状态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