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七首(其二)
岭云残宿阵,陵日湛晨光。
已作依刘表,终须问葛疆。
俯身驰万里,未觉鬓毛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山间人家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风的萧瑟与凉意,以及高杆上飘扬的旗帜在晚风中的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岭云残宿阵,陵日湛晨光。”这两句通过“岭云”和“陵日”的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云层仿佛是夜晚留下的痕迹,而初升的太阳则将晨光洒满大地,两相对照,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也寓意着新旧交替的哲理。
“已作依刘表,终须问葛疆。”这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借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刘表和葛疆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这里用以象征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思考与超越。
“俯身驰万里,未觉鬓毛苍。”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广阔世界的态度。他愿意投身于远大的目标,即使历经千辛万苦,也未曾感到岁月的无情。这种精神风貌,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青春与活力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词语解释
鬓毛的意思:◎ 鬓毛 bìnmáo[hair on the temple] 鬓角的头发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晨光的意思:◎ 晨光 chénguāng[light of the morning sun] 早晨的阳光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风凉的意思:(1).指凉风。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诗:“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2).谓有风而凉爽;凉爽。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初置瓮於北荫中风凉之处,勿令见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尔乃以瓦为枕,以棺为铺,逍遥乎风凉,从容乎日晡。”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此刻倒风凉了。”(3).使身体清凉爽快;纳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风凉风凉,一推门,灯光射出去,只见……飞舞着好一片大雪。” 华山 《阵地春节散记》:“他满脸红光,正在洞口风凉,大概...
俯身的意思:◎ 俯身 fǔshēn[stoop] 弯腰向前向下,有时同时弯膝他抖缩着俯身到地面◎ 俯身 fǔshēn[prostration] 呈曲身状态的动作,尤指礼节或表示服从的姿势一些少女进来,以通常的俯身姿势表示敬礼...
刘表的意思:◎ 刘表 Liú Biǎo[Liu Biao] 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管辖几个郡的军政...
萧飒的意思:(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唐 陈羽 《湘妃怨》诗:“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颯风生斑竹林。” 宋 王安石 《次韵酬朱昌叔》之六:“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颯水潺湲。”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雨夜》词:“萧颯不堪闻,残妆拥夜分。”(2).萧条冷落。 唐 杜甫 《相从歌赠严二别驾》:“ 成都 乱罢气萧颯, 浣花 草堂 亦何有。”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颯满僧窗。” 清 狄亿 《菩萨蛮》词:“萧颯不胜情,孤鸿三两声。”(3).稀疏;凄凉。 唐 李白 《飞龙...
依刘的意思:《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王粲 ﹞年十七,司徒辟,詔除黄门侍郎,以 西京 扰乱,皆不就。乃之 荆州 依 刘表 。”后因以“依 刘 ”谓投靠有权势者。 唐 赵嘏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诗:“休向西斋久閒卧,满朝倾盖是依 刘 。” 明 夏完淳 《生平口号》诗:“生平无计更依 刘 ,短髮蒙茸愧 楚 囚。” 清 黄景仁 《醉中登楼》诗:“试问座中谁识 禰 ,岂知今日尚依 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