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夜同徐月斋读参同契次所赠诗韵以谢
宋 · 徐瑞
天高地下物林林,生化无过阳与阴。
谁向一中窥窍妙,君于静处见几深。
蟾乌有象明生镜,桐梓何情音在琴。
正好小留论此事,可堪杜宇促归吟。
谁向一中窥窍妙,君于静处见几深。
蟾乌有象明生镜,桐梓何情音在琴。
正好小留论此事,可堪杜宇促归吟。
注释
天高地下:形容天地之广大。物林林:万物众多的样子。
生化无过阳与阴:指世间万物生长变化皆由阴阳调和。
一中窥窍妙:探索宇宙奥秘的关键。
君于静处见几深:在平静中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蟾乌有象:指月亮和乌鸦。
明生镜:比喻明亮如镜的景象。
桐梓何情:桐木和梓木,泛指琴。
音在琴:琴声中蕴含的情感。
杜宇促归吟:杜鹃鸟的叫声,常引人思归。
翻译
天空广阔大地万物繁多,生命变化莫测唯有阴阳最为根本。谁能洞察这宇宙奥秘的精妙,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深入领悟真理。
月亮和乌鸦的景象如明镜般清晰,桐木梓木的琴声蕴含深情。
正适合在此稍作停留讨论这个话题,怎能忍受杜鹃催促归乡的哀鸣呢。
鉴赏
这首宋诗《三月廿夜同徐月斋读参同契次所赠诗韵以谢》是徐瑞所作,通过对天地间阴阳相生的哲学思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内在道理的领悟。首句“天高地下物林林”,描绘了宇宙万物繁多的景象,而“生化无过阳与阴”则揭示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原理。接着,诗人通过“谁向一中窥窍妙,君于静处见几深”,暗示了在静观中洞察事物深层奥秘的重要性。
“蟾乌有象明生镜,桐梓何情音在琴”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月亮和乌鸦比喻阴阳变化,以桐木和梓木制作的琴寄托情感,形象地展现了阴阳和谐与艺术表达的关联。最后,“正好小留论此事,可堪杜宇促归吟”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探讨哲理的惬意,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凝练,寓理于景,富有哲思,体现了宋代理学诗的特点,展现出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欣赏。